防疫很重要,也不能放棄正規治療。COVID-19疫情爆發已將近一年,有一些人心想若能不去醫院就不去,覺得是易受感染的危險地帶;然而,有一群人和其他人相比,反而照常到醫院職能治療科報到。根據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職能治療科統計,0-6歲學齡前兒童及20-60歲的患者在疫情期間到職能治療科門診的次數,並沒有明顯下降。
0-6歲學齡前兒童及20-60歲的患者,在疫情期間到職能治療科門診次數,並沒有明顯下降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職能治療科統計,儘管受到疫情影響,2020上半年和2019上半年相比,到院參與門診的患者總人數下降了61.5%。主要下降的族群為6-20歲的學齡兒童和青少年,以及60歲以上長輩。但是,0-6歲學齡前兒童及20-60歲的患者在疫情期間到職能治療科門診的次數卻沒有明顯下降。進一步分析可以得知,20-60歲患者,在血液與免疫機轉疾患與呼吸系統疾病的就診率各提升15.1%及4.9%。6歲以下兒童普遍性發展性疾患就診率提升73.1%、情緒行為相關診斷增加了1.4%。
職能治療提供全人關懷的醫療服務與照護
紀以柔職能治療師表示,透過上述資料可以得知,血液與免疫機轉疾患與呼吸系統疾病的青壯年患者,以及普遍性發展性疾患、情緒行為相關診斷的小朋友對於職能治療的需求量是高的。
職能治療提供全人關懷的醫療服務與照護,以個案為中心,協助患者解決阻礙他們執行重要事務的困擾,讓患者可以重新回到原本的生活中,重拾社會或學校中的角色,是提升生活品質的重要推手。針對青壯年患者,職能治療除了針對疾病本身提供專業的復健治療、工作能力強化之外,也透過提供工作環境及方式調整的建議和輔具推薦,讓青壯年患者有重回職場的機會;對於發展性疾患與情緒行為問題的小朋友,職能治療師也會透過以家庭為中心的方法,與家人合作,設計適合小朋友的治療性活動,幫助小朋友在成長與學習的過程中有更佳的表現品質。
同時,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職能治療科徹底執行各項防疫措施,包含分艙分流制度、落實戴口罩、勤洗手,以及探病人數管制,提升患者就診的安心及信任感,減少就醫的焦慮。
雖然一般民眾在疫情期間會盡量減少到院次數與機會,但特定族群因對於回歸社會本職有強烈的需求,因此在疫情期間仍不減他們對職能治療協助的需求量。無論是否為疫情特殊期間,桃醫職能治療科皆能為民眾量身提供維持良好生活品質與健康的介入及建議,加上落實的防疫制度,讓大眾有需求時都可以放心的就醫尋求專業的職能治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