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人說:「男兒有淚不輕彈」,所以,男性受到委曲或心理有苦,都不太會主動向他人傾吐心事,甚至覺得這樣做,是在示弱的表現,更別提當著別人的面流下男兒淚了。可是,心理師表示,男性別刻意壓抑自己的情緒,男兒有「累」要適度傾談別害羞。
調查:男性心理有苦,僅三成會向親人、朋友求助
傳統社會中,男性往往代表著堅強勇敢的象徵,而在這樣的刻板印象下,男性不擅長,甚至羞於將自己內心情緒訴諸於人。但人不可能沒有負面情緒,倘若日復一日地將壓力積累在內心,不但自己難受,還可能遷怒到身邊親友,造成彼此情感上的傷害。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師陳鈺弦表示,董氏基金會於2017年公布六都民眾心理健康調查,面臨壓力事件需要求援時,女性求助比例明顯高於男性。有七成女性會向親人、朋友求助,但男性僅三成;也有超過七成女性會向心理專業進行諮詢,男性也不到三成。台灣男性普遍壓抑,傾向彼此分享「豐功偉業」卻不喜歡傾吐心事,這可能相對增加壓力之負荷與感受。
男性們也有脆弱的時候,崩潰大哭也好、尋求專業也好
男性在傳統上代表了勇敢與責任,從小被期待跌倒了不該找媽媽,拍一拍就該站起來,挫折了就該面對問題,這才是有肩膀可承擔重責大任。男性習慣採取「解決問題導向」,遇到困難就想方法處理與因應,情緒在這一刻被視為不該擁有或沒什麼用,因為情緒會影響決策判斷。小男孩隨著時間長大,學會社會的期待與價值觀,「哭」在社會氛圍下會使自己顯得懦弱不堪,害怕自己離那些男性該有得形象太遠,只能不停追求無止盡的目標,試圖不斷獲得被認可的感受。
陳鈺弦臨床心理師表示,不停追求外在的同時,也是在訴說自己有多渴望被愛或被看見。因男性長大了,尋求他人情緒的撫慰,會顯得是在示弱,因此只能再度將自己的渴求埋於心中。而男性們一樣有脆弱、無力、委屈,及挫折的時候,這不代表自己不夠好,或不夠堅強,只是在提醒你該停下腳步感受自己,給自己一點心理空間沈殿,崩潰大哭也好、尋求專業給予協助也好,這都是正常且完整的你,不需要害怕而否認或逃避。
陳鈺弦臨床心理師也呼籲,民眾如果發現身邊有家庭困擾,或可能處於家暴環境的男性朋友,可鼓勵他們求助全年無休的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999,找到心理壓力紓解的窗口,避免更多悲劇發生!擁抱自己、接納自己的不安,告訴自己即使有時脆弱不堪到難以面對現實,但我仍是那個很棒的自己,值得被愛或被看見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