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增生性瘜肉:多出现在乙状结肠、直肠部位,通常呈现微小的黏膜突起,形状偏平坦,日后转变为恶性肿瘤的机率非常低。
2.腺瘤性瘜肉:可能生长在大肠的各个位置,颜色偏红,形状较为多元。腺瘤性瘜肉在病理组织上又分为管腔状(tubular)、绒毛状(villous)以及二者混合存在的混合型,其中又以绒毛状的腺瘤癌化的可能性较高。
癌变高风险腺瘤:绒毛状的腺瘤、大于1公分腺瘤、超过3颗以上
虽然,并不是每个腺瘤性瘜肉都会演变为癌症,但是,腺瘤性瘜肉未来癌化的风险相对高。陈皇光部长表示,临床上发现,大于1公分的腺瘤性瘜肉,变为恶性的机率约为5%;大于2公分恶性的机率约为15%;3公分以上恶性机率高达60%。因此,一旦属于绒毛状的腺瘤、大于1公分腺瘤、超过3颗以上,就属于癌变高风险腺瘤。
远离大肠癌三部曲魔咒:瘜肉─>腺瘤性瘜肉─>大肠癌
要远离大肠癌三部曲魔咒(瘜肉─>腺瘤性瘜肉─>大肠癌),必需及早揪出瘜肉、腺瘤性瘜肉、大肠癌,应该怎么做呢?陈皇光部长表示,筛检工具建议粪便潜血检查与大肠镜,一般民众可利用国健署的四癌筛检做粪便潜血检查,若是自费健康检查,推荐大肠镜检查作为入门的高阶健康检查项目。大肠镜能发现没出血、无症状或肿瘤指标正常的高风险腺瘤与恶性肿瘤,并能直接切片或切除治疗。腺瘤只要及早发现,并透过定期检查追踪,便可以大大降低风险。
【建议做大肠镜检查3大族群】
建议安排大肠镜检查族群包括以下3种:
1.大肠癌家族史者,建议30岁之后可以安排一次检查。
2.没有大肠癌家族史者,建议40岁之后可以安排一次检查。
3.有排便习惯及粪便性质改变、粪便带血等可疑症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