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门诊中,「经前症候群」是一种身心症,严重时甚至会有「经前不悦症」出现。医师表示,经痛并不是经前症候群的症状之一,经痛是在月经期间发生的,而经前症候群则是会在月经发生前2个星期出现症状,但是月经一来则会马上消失。约有6%的女性,有经前不适的现象,多数可以用药物,或者靠生活习惯与饮食获得有效改善。
苗栗大千南势分院精神科王玮璨医师指出,约有超过5成以上女性曾经出现「经前症候群」,程度较轻微若未影响到生活,许多女性则视为理所当然,其原因可能是排卵过后荷尔蒙的急遽下降,因此在生理期来之前会出现身体与心理不适的症状,则统称为「经前症候群」。
然而,不是每个女性都可以这么幸运,约有6%的女性,经前不适的现象已严重影响到生活;上班时,精神不济、注意力不集中,冷着一张脸,摆明「生人勿近」,不爱与人交谈,其日常生活、人际关系、工作效率都受到影响,称为「经前不悦症」。
要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经前不悦症?王玮璨医师表示,在生理期来访前1星期内,出现许多身体及心理症状,如:明显的忧郁心情、明显焦虑及烦躁、常突然感觉悲伤而哭泣、易怒或人际冲突增加、兴趣减少、注意力不集中、易疲累、胃口显着改变、嗜睡或失眠、觉得即将失控的感觉、乳房压痛或肿大、头痛、腹胀感觉、体重增加;这些症状,在生理期出血后几天内就消失。
若怀疑自己有「经前不悦症」,则应求助于医师,以做进一步的检查及治疗。临床上,经前症候群在治疗的方面,可分为:
1.非药物治疗:对较轻微之经前症候群,下列的方法能改善:(1)生理期期间规律的生活。(2)减少盐分、咖啡之使用,避免抽菸或喝酒。(3)规律的运动。(4)放松训练。(5)补充维他命E或钙片。
2.药物治疗:若上述方法无法改善,或出现严重症状,可使用药物协助,如抗忧郁剂、抗焦虑剂、利尿剂或荷尔蒙补充。
王玮璨医师强调,经前不悦症对心理层面影响较大,可藉由每日的症状纪录,预测身心变化而重新安排生活,以减少生理期影响。若能与医师讨论及接受检查及治疗,更可掌握自己的身心状况,做个快乐而健康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