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業有專攻,但立法院法制與衛環委員聯席會議卻要求衛生署將原本規劃獨立的「心理健康司」與口腔健康司的編組合併,共同成立「口腔與心理健康司」,此舉引發民間心理衛生、公共衛生和精神醫學界人士的抗議,要求衛生署秉持專業,為原政策辯護,以照顧全民心理健康為福祉,而非成立無法發揮真正功效的「四不像」組織。(影音/攝影記者黃志文)
國人自1999年921大地震、2003年SARS肆虐等天災人禍以來,心理問題日益嚴重,焦慮、憂鬱、失眠等情況屢見不鮮,使民間相關單位開始正視全民心理健康的問題,不斷向政府爭取成立專屬單位。經過長期努力,行政院組織法於2010年6月正式通過成立獨立的「心理健康司」,而立法院也於2011年4月28日一讀通過。
可惜政策卻在上周出現大轉彎,立法院以組織人力不足為由,要求原本規劃獨立的心理健康司與口腔健康司合併,成為「口腔及心理健康司」,要求衛生署提出相關處務規章。
心理健康行動聯盟召集人張玨表示,衛生署原先規劃心理健康司時就缺乏宏觀的概念,僅提供25人、四科的編制,組織架構和人力實在太少,而此規劃送到立法院審議時,又因不同專業領域各自強調重要性以爭取資源,被立法委員以組織太小為由,要求不同專業的心理健康司與口腔健康司合併。她呼籲衛生署秉持專業,重新再規劃研擬獨立的「心理健康司」。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周煌智醫師則表示,精神疾病涵蓋各年齡層,且據健保局100年統計資料,接受精神醫療的國民就高達219萬人,領有重大傷病卡的嚴重精神病人達20萬人,若加上隨老年化社會而生的各種文明病和壓力,心理健康司有獨立成立的必要,才能落實精神衛生法,使患者獲得妥善的醫療和社區復健,降低日後導致暴力、吸毒、酗酒、自傷等行為發生率。
台灣臨床心理學會理事長郭乃文醫師也強調,促進心理健康的理念和作為是複雜且需高度信賴的團隊相互合作才能運作,涵蓋層面從生理、心理到社會都有,必須兼顧專業和技術,但若將口腔和心理衛生合併,未來恐無法避免非專業領導專業的情況,甚至發生資源排擠的情況,無法達到心理健康三級預防和治療的目標,也讓口腔健康專業難以發揮應有的功能。
為呼籲衛生署以專業捍衛國民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行動聯盟、台灣精神醫學會、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台灣臨床心理學會、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等民間團體與學者舉辦誓師大會,並向衛生署遞交陳情書,要求維持獨立的「心理健康司」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