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用眼过度,要特别注意「视力的小偷」青光眼上身,严重甚至会导致失明!根据统计,台湾青光眼的病人数高达35-45万人,比慢性肾衰竭、忧郁症等疾病的患者数还多,且其中1/4有失明危机。眼科医师提醒,青光眼无法治愈,只能延缓视力丧失,而降低眼压是可以改善青光眼视野丧失的有效方法。
1名70多岁张姓妇人,于20多年前因头痛、肩胛痛和胸闷就医,结果被当成心脏病治疗3个多月,依旧头痛欲裂,医师甚至怀疑她长脑瘤,最严重时吃止痛药10多分钟就失效,头痛到头部需要支撑,后来诊断发现是青光眼问题。初期药物副作用感觉不适而吃足苦头,最后经药物调整才成功控制眼压、保住视力。
青光眼是「视力的小偷」! 失明原因位居第二
青光眼被称为「视力的杀手」或「视力的小偷」!长庚纪念医院北院区青光眼科陈贤立医师表示,青光眼位居失明原因的第二名,亚州人罹患青光眼后有25%失明机率,临床上青光眼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开放型青光眼,这类患者往往没有症状,等到视野缺损时,视力已经无法恢复,而另一种闭锁型青光眼,则是来势汹汹、较为急性,患者可能觉得头痛、恶心,如果没有及时就医,可能睡一觉起床就丧失视力。
陈贤立医师指出,青光眼简单来说就是眼压太高压迫视神经,造成视力和视野不同程度的伤害;人眼的水晶体前方与角膜中间,充满了房水液,提供眼睛组织营养,正常情况下,48~90%的房水液会从小梁网膜排出、剩下的则由葡萄巩膜排出,一旦排出管道出问题,房水液排不出去,眼压就会增高,形成青光眼。
青光眼眼压增高出现恶心、呕吐,降眼压才能保视力!
正常眼压应介于11~20毫米汞柱,眼睛每天大概分泌3.5毫升的房水液,如果排出少于3.5毫升,眼压就会增高,出现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球剧痛等症状,目前青光眼的治疗,只能延缓视力丧失,无法治愈。三军总医院一般眼科吕大文主任表示,降低眼压是改善青光眼视野丧失的有效方法,初期患者要避免恶化,末期患者则要维持视觉功能。
研究发现,每降低1毫米汞柱的眼内压,可以减少10~19%青光眼引起视野丧失的风险,而眼内压控制在≤18毫米汞柱或降低20~30%眼内压,都可以减少视野丧失的发生率。
降眼压的药物主要分成两种作用:一种是减少房水产生,一种是促进房水排出
临床上降眼压的药物主要分成两种作用:一种是减少房水产生,一种是促进房水排出。其中,市面上促进房水液排出的药物都是针对次要排水通道(葡萄巩膜)作用,主要排水通道(小梁网)反而没有药物可用。所以,有些人虽长期使用药物,降眼压的效果仍然未达期待。长达20年,终于有帮助主要通道(小梁网)排水的药物。
国防医学院实验室在2000年率先发现,青光眼患者的房水液中,一氧化氮含量较低。由于一氧化氮可松弛血管平滑肌并调整血流,因此推测可放松小梁网膜细胞、增加房水流出,这项实验结果也备受重视,于是出现结合旧有药物前列腺素和一氧化氮,针对葡萄巩膜和小梁网双管齐下的双效眼药水。可以增加约3成降压效果,而且可持续稳定降压超过1年。
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危险群,应每年定期眼睛健检
建议,青光眼患者要依照医嘱使用药物,并定期接受眼科医师检查,包括眼压、视神经与视野追踪,才能确保眼睛健康;而40岁以上、有青光眼家族史等高危险群,则应每年定期做眼睛健康检查,才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