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切除后肿瘤取出时,需注意肝脏正中央的血管及胆道不能受到伤害,切完肿瘤之后左右两边的肝脏,必须能正常地运作发挥功用。
吴明哲医生表示,透过微创手术,一般较小的切除后肿瘤,只要在肚脐下划出约3至5公分的伤口就能顺利取出,但该名患者的切除肿瘤实在又大又硬,医疗团队只好从变更肿瘤的取出路径,在耻骨上方划出约10公分伤口,将重达将近1台斤、13公分长的肝内胆管癌的肝叶患部拉出,才顺利完成整个手术作业。
【小辞典/肝内胆管癌】
依据台湾卫生福利部“国健署”公布的2011年癌症登记资料,肝内胆管癌约占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6.5%,属于高度恶性的癌症,好发于老年人,男性罹患比例略高于女性。主要症状包括疲倦、食欲不振、黄疸、上腹部疼痛等。目前外科手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癌的唯一可能方式,手术范围包括肝门部淋巴清除及胆道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