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洗腎王國」,尤其要注意來自遺傳的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簡稱多囊腎),研究發現,帶有PKD1突變基因的多囊腎病友,洗腎平均年齡約52歲,相較於一般慢性腎臟病患者平均67.3歲才洗腎 ,足足提早15年!醫師提醒,及早掌握多囊腎進入快速生長期「高血壓、腰部疼痛、血尿、泌尿道感染、腎結石」這五大常見症狀,及早就醫!
據衛生福利部健康保險署統計,我國洗腎人口已超過9.2萬,民眾普遍認為洗腎的元凶為飲食習慣或糖尿病,但不知約有2-3%的洗腎病患 ,是因遺傳疾病—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簡稱「多囊腎」或「PKD」、俗稱「泡泡腎」)所致。
多囊腎有五成機率遺傳給下一代,洗腎足足提早15年
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腎臟科暨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多囊腎腎友協會理事長高芷華醫師表示,多囊腎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有五成機率遺傳給下一代,發病率幾乎高達百分百。發病後,腎臟異常增生大量囊腫(俗稱「水泡」)。這些囊腫會隨著疾病進展慢慢變大,造成腎功能快速下降而洗腎,台灣臨床研究發現有PKD1突變基因的台灣多囊腎病友約52歲(中位數)就邁入洗腎病程 ,相較於一般慢性腎臟病患者平均67.3歲才洗腎 ,足足提早15年。
高芷華醫師指出,過往多囊腎治療可說是「無藥可治」,患者僅能透過飲食控制及多喝水等方式,延緩病程進展。青壯年患者確診後,不僅擔心十幾年內就要洗腎,工作及生活品質還受到劇烈衝擊;高遺傳機率的特性也往往讓結婚生子計畫延宕甚至取消,衝擊患者的自我實踐與人生規劃,更有高達六成的患者陷入憂鬱 。


急性腸胃炎腹瀉、完全禁食就會好?名醫破解常見5大迷思,教你聰明自救
一次看懂7大常見濕疹、金字塔症狀!維生素D、綠花椰9大好食物,吃出健康免疫力
打完新冠肺炎疫苗,月經早來又痛經?什麼情況才需要就醫?中醫師破解3大Q&A
臺灣HIV感染者逾3萬6千人!終結愛滋不只靠藥物,醫病共享決策是HIV照護新潮流
長庚醫療榮獲衛福部社研卓越獎!以科研實力、人才深耕與公益使命奠定醫療典範
心搏過緩治療新紀元!全台首度導入「雙腔無導線心律調節器」具3大突破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