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證:
發炎症狀明顯,常見為高燒不退、眼睛紅熱,身體痛感會變敏銳,抽血常見白血球快速增加。常見於小朋友,青壯年等免疫系統正常,對於病原體卻反應過於激烈的病患。治療上會加重於清熱解毒的藥物,如黃連、銀花、石膏等中藥。
(2) 溼證:
症狀為腹瀉不止,嚴重時甚至水瀉導致脫水,電解質過度不平衡,容易造成併發症,像是噁心嘔吐、昏迷、癲癇、肺水腫、嚴重甚至死亡。各年齡階層都會發生。此時治療著重於利溼行水的藥物,如茯苓、藿香、白朮等。
(3) 虛證:
症狀為全身無力、食慾低下、嗜睡倦怠。常見於年紀大、身體瘦弱、身有宿疾的患者。治療上須益氣健脾,恢復五穀運化功能。用藥如人參、黃耆、山藥等。
冬天來臨,時下除了嚴防COVID-19新冠病毒、流感病毒,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在低溫環境也容易流行,劉哲孝中醫師提醒,民眾應該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避免生食生飲,以防範病毒性腸胃炎。若不幸染病,中醫治療病毒性腸胃炎無論在症狀的緩解、病程的縮短,療效都很顯著。歷代中醫經典中,無論東漢的傷寒論、近代的溫病學,對此都有適合的辯證和藥方來使用,對於脾胃虛弱或不耐相關西藥副作用的患者而言,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