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3/3/27 上午 11:39:27

蛇出沒!雨傘節無痕似蟻爬勿輕忽

(關鍵字: 毒蛇 , 蛇咬 , 雨傘節

台灣氣候溫暖多溼,適合蛇類繁殖,3月入春後更是蛇類活動的旺季,疾病管制局表示,每年平均有1千多人遭蛇咬,不過由於目前對於常見毒蛇已有抗蛇毒血清可治療,死亡率降到1%以下,但特別提醒外觀如斑馬條紋的「雨傘節」,因為咬了不會留下齒痕,也不會痛,可能誤以為是螞蟻咬而輕忽,導致延誤就醫。

目前台灣有23種毒蛇,常見有屬於出血性的赤尾鮐、龜殼花、百步蛇,屬於神經性的雨傘節、飯匙倩,以及兼有出血與神經混和性的鎖鏈蛇。

當心!雨傘節咬到不會痛

疾管局血清疫苗研製中心科長鄭雅芬表示,出血性的毒蛇一被咬到就很痛;兼有神經毒性的飯匙倩,雖然被咬之後沒有那麼痛,但傷口容易出現水泡以及組織壞死;純神經毒性的雨傘節,因為蛇的頭部呈橢圓形、非傳統認知毒蛇頭是三角形,加上不會留下齒痕、只會出現如螞蟻爬過的感覺,最容易被輕忽。

據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每年被毒蛇咬傷人數約1千多人,以赤尾青竹絲、龜殼花及飯匙倩咬傷較多,宜蘭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助理教授毛俊傑表示,蛇其實不會主動攻擊人,因為人類對牠們而言更像掠食者,避之唯恐不及,多半是因為感覺被攻擊才會反擊。

別趕!青竹絲常棲息門邊

許多民眾自認沒有主動去攻擊蛇,不過毛俊傑助理教授舉例,青竹絲每年10-12月喜歡棲息在門的邊角,表示這邊有供牠覓食的資源,比如老鼠等,建議不需要特別去驅趕,除了驅趕可能有不慎被咬的危險,他說:「原本可預期會出現在門邊,一趕走之後,反而會更不確定牠棲息在哪、或是讓其他不知名生物有機會卡位。」

預防遭蛇咬6點原則

與在平地相比,去山區掃墓、賞花、登山,確實有較高遇到蛇的風險,毛俊傑助理教授建議,預防蛇咬注意下列6點原則:

  1. 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建議不要帶隨身聽,比如鎖鏈蛇會出現明顯的呼氣聲,戴著耳機恐怕就錯失警訊。

  2. 透過手杖打草驚蛇,是必要且有效的方法。

  3. 穿著長袖衣褲以及包覆性良好的鞋子。

  4. 備妥明亮的照明燈具。

  5. 避免將手貿然伸入無法預先確認狀況的石縫、洞穴、枯倒木或樹叢中。

  6. 勿刻意逗弄或捕捉蛇類;且蛇類通常不會追人,因此見到蛇的時候,繞開牠即可。

疾管局表示,目前對於這6類常見毒蛇,已有相對應的抗蛇毒血清可治療,因此死亡率降到1%以下,不過過去5年仍有3例遭蛇咬的民眾,因延誤就醫而不性喪命。

遭蛇咬5點緊急處置法

因此,疾管局提醒若不幸遭蛇咬,除了趕快送醫治療,要注意下列事項,以降低後遺症:

  1. 儘可能辨別毒蛇的形狀、顏色及特徵。

  2. 在離傷口5至10公分近心臟處,使用彈性繃帶或絲襪包紮患肢,並讓患部低於心臟。

  3. 預先脫掉戒指、手鐲、手錶等物品,因傷口腫脹後不易取下

  4. 不應切開傷口,也不要嘗試用嘴巴吸出毒液;不要冰敷,以免造成血管收縮或壞死;更不要喝酒止痛,避免可能使心跳加速

  5. 可適當以雙氧水處理傷口後,儘速送醫院醫治。

雨傘節因為頭部呈橢圓形、非傳統認知毒蛇頭是三角形,加上不會留下齒痕、只會出現如螞蟻爬過的感覺,最容易被輕忽,圖為疾管局等比例製作的模型。(攝影/張雅雯)
雨傘節因為頭部呈橢圓形、非傳統認知毒蛇頭是三角形,加上不會留下齒痕、只會出現如螞蟻爬過的感覺,最容易被輕忽,圖為疾管局等比例製作的模型。(攝影/張雅雯)
與在平地相比,去山區掃墓、賞花、登山,確實有較高遇到蛇的風險,務必用手杖等工具打草驚蛇。
與在平地相比,去山區掃墓、賞花、登山,確實有較高遇到蛇的風險,務必用手杖等工具打草驚蛇。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