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痛 痛如刀割针刺
李定洲医生强调,在台湾,三叉神经痛的发生率约为每10万人中有4至5人,女多于男,好发于50岁以上的成年人,大多是因为年纪增长,脑干附近的血管变形压迫三叉神经,少数则是三叉神经瘤或病毒感染后在三叉神经形成疤痕所引起的疼痛。
典型症状是在神经分布的区域,如眼眶、耳周、牙齿周围和脸部引起疼痛,通常发生在单侧,患者可能在说话、吞咽、咀嚼、刷牙、洗脸、触摸甚至吹到风都会痛,严重时会像针刺、刀割或电击的感觉,每次持续数秒至数分钟,然后突然停止,如此反复发作,常令患者痛苦不堪。
三叉神经痛常与牙痛混淆
另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患者的疼痛点发生在牙齿附近,很容易误以为是牙痛,拔了数颗牙仍然不见改善,才被转诊到神经科治疗。一般而言,三叉神经痛主要发生在下颚神经支和上颚神经支,有时可能和牙痛混淆,两者症状上有些差异。
比如牙痛是持续性疼痛,分布范围局限在特定位置,多半是咬东西等口腔内动作才会诱发疼痛。然而光靠症状仍难以判断,建议先请牙医生确认,排除牙痛问题再转到神经科。
【医生小叮咛】:
治疗三叉神经痛,一般会先用药物控制,但使用药物要注意3大副作用,包括:严重的皮肤过敏-史蒂文森琼森氏症候群、肝毒性以及血球数目减少,建议使用前要先做基因检测,且必须定期做肝功能检测,以及血液检查,以预防肝功能受损。

牙齦腫痛、鼻子出血…竟是淋巴瘤
臉部像被電流電不停…三叉神經狂放電
痛ㄚ!被門夾到想剁手指…介入性疼痛治療解套
代謝力差,小心疾病找上門!別犯3大代謝NG行為!啟動代謝力4大飲食原則
RSV對全齡威脅,恐釀呼吸道重症風險!醫籲:不僅左流右新,RSV疫苗+1
第4次視力革命來臨!植入式隱形眼鏡適用中高度近視、角膜太薄者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