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3/7/3 下午 04:40:11

小孩咳嗽咳不停,呼吸道融合病毒病例明顯上升!

(關鍵字: 呼吸道融合病毒 , 咳嗽 , 病毒 , 流鼻水 , 免疫負債 , 郭子敏

當孩子生病時,最常見的症狀不外乎是上呼吸道症狀跟腸胃道症狀。而咳嗽、流鼻水則是孩童最常見的呼吸道症狀表現。上呼吸道感染可能由病毒或細菌引起。近三年最被大家知道的是新冠病毒,引起的症狀可以是輕微的咳嗽、流鼻水,也有可能會演變成重症。然而隨著新冠肺炎防疫措施(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隔離等)的執行,使得其他的呼吸道感染也隨之減少。

當孩童在成長過程中減少了免疫力訓練,隨著最近防疫措施漸漸鬆綁後,對於病毒引起的感染(例如: 呼吸道融合病毒、流感...等)個案數會明顯上升,這就是所謂的「免疫負債」。

近期孩童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的病例明顯增加,最近也有月子中心發生新生兒群聚感染,對於免疫力較弱的嬰幼兒族群,一旦感染後病程及症狀可能會發展迅速,威脅性更大,我們需更注意,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呼吸道融合病毒吧!

呼吸道融合病毒是什麼?

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cal Virus, RSV)是單股RNA病毒,會造成呼吸道感染。主要傳染途徑為飛沫及接觸傳染。藉由吸入到病毒的飛沫或直接接觸到感染者的口、鼻分泌物等而感染。也可以因為接觸到環境中受病毒污染之表面或物體而再觸碰自己口、鼻等而得到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在不同物體的表面存活時間有不一樣,像在衣服就可存活30分鐘以上,在硬物體上可存活7小時,所以常會在月子中心、幼兒園或托嬰中心等引起群聚感染。感染過後是沒有終身免疫的,故仍需預防避免感染。

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好發在冬季時期,但台灣位於亞熱帶,並無明顯季節差異,所以一年四季都會是有病例。人類是呼吸道融合病毒的唯一宿主,所有年齡層皆可被感染,但是年紀越小得到的感染,相比大孩子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症狀可能會更嚴重。當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一歲以下的嬰幼兒時,一旦非常細小的細支氣管被分泌物堵塞住,會有可能因為呼吸道融合病毒,所引起的細支氣炎時,需儘速就醫治療。

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cal Virus, RSV)是單股RNA病毒,會造成呼吸道感染。主要傳染途徑為飛沫及接觸傳染。
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cal Virus, RSV)是單股RNA病毒,會造成呼吸道感染。主要傳染途徑為飛沫及接觸傳染。

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後症狀有哪些?

潛伏期(是指由得到感染後到臨床上出現症狀的時間)約3至5天左右,症狀在一至兩星期內會痊癒,但免疫力低下的病患會持續較久,初期症狀為流鼻水、咳嗽、輕微發燒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但嬰幼兒可能會有活動力下降、呼吸暫停或呼吸困難等危險症狀。感染後因黏液分泌過多使細支氣管狹窄,咳嗽會變得更嚴重,嬰幼兒易有喘鳴聲等下呼吸道症狀,但隨後病情有可能會急速惡化,演變成呼吸困難或血氧不穩等嚴重症狀。

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的高危險族群和危險因子相關介紹

根據2022年11月臺灣兒科醫學會文章中提到,呼吸道融合病毒主要的感染對象以5歲以下孩童,而2歲以下是住院比例最高的年齡層,其他高危險族群包括:早產兒、患有慢性肺部疾病、先天性心臟病、染色體異常疾病、免疫不全疾病、神經肌肉疾病等孩童。而環境危險因子包括:家中有兄弟姊妹、有嬰幼童在托嬰中心照顧、有氣喘及過敏家族史、長期暴露在二手菸環境(包含:懷孕期間吸菸)、哺乳時間過短等。

呼吸道融合病毒如何診斷?

診斷方式可以利用鼻咽分泌物作病毒培養或以PCR方法測RNA作診斷,但因需要時間較久,目前臨床上已有快速抗原檢測(快篩)可以用來做篩檢。

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後如何治療?

目前主要治療方向採取支持性療法(症狀治療)為主,症狀治療是利用症狀治療的藥物來緩解孩童在生病過程中的不適症狀,但最終仍須靠孩童的免疫力抵抗病毒,輕微的呼吸道症狀可在家服藥、拍痰及密切觀察呼吸、活動力及食慾等。但若已進展到呼吸急促等嚴重症狀,則必須立即到醫院急診醫治或住院治療。

呼吸道融合病毒如何預防?

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觸有生病的人、避免出入人潮密集的公共場所和保持適當社交距離是預防感染的重要方法。而哺乳母乳和減少二手菸的暴露也是可以減少得到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感染。

目前已有呼吸道融合病毒單株抗體(Palivizumab)的施打可防止病毒增生,並保護嬰幼兒和預防RSV感染,目前健保給付可施打的族群有:

出生週數未滿33週以下之早產兒

出生週數35週以下併有慢性肺疾病之早產兒

1歲以下患有嚴重異常先天性心臟病之嬰幼兒,可以向兒童心臟專家醫師諮詢

醫師叮嚀

孩童常出現咳嗽流鼻水發燒等感冒症狀,但究竟是哪種病毒或細毒引起的仍須靠臨床判斷及檢查作診斷,但面對呼吸道融合病毒,「預防勝於治療」才是王道。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