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肠胃炎发作总让家长们心急如焚,常会自行购买市售运动饮料来补充水份及电解质,但医师指出,坊间所售的运动饮料、汽水,因其含糖量过高且含钠量甚低,即使稀释服用,仍有引起电解质不平衡的疑虑,建议选用电解质液,而在饮食照顾上可依循4原则。
北市联合医院和平妇幼院区小儿肠胃科主治医师张芳瑗表示,如引起小儿肠胃炎的因素之一「轮状病毒」,发病初期可能会有发烧、呕吐、咳嗽、流鼻水症状。1~2天后,病毒会造成肠黏膜发炎,影响肠胃道水份及养分吸收,进而出现酸臭味的黄稀水便,通常不含血丝、黏液,病程约3~7天,通常可自行恢复。但由于轮状病毒多感染年纪小的婴幼儿,患儿很容易造成脱水,使电解质失衡致病情恶化。
张芳瑗医师表示,腹泻期若以适当的醣/钠比例约2:1的电解水,可促进肠壁细胞对水份及电解质的再吸收,但是坊间运动饮料醣/钠比例仍然过高(约10~15:1),不但无法促使肠壁细胞发挥主动吸收功能,还会增加肠管内渗透压负担,并引起电解质不平衡。
建议应选择符合生理性浓度的口服电解质醣液作为病童水份补充,才能在短期间达到水份及电解质平衡。且口服补充法简便、便宜,且婴幼儿易于接受,不但可以满足饮食需求,也可减少不必要的点滴注射。
另外,饮食上则可依循4个原则:
加强水份的补充。
若无剧烈腹泻、呕吐、腹痛、腹胀或哭闹不安之情形,在医师允许之下,可尝试进食米汤、白稀饭、白吐司或白面条,并依饮食原则逐渐恢复进食及使用腹泻时专用的电解质液矫正脱水情形。
腹泻情形较改善时,再尝试其他不油腻的食物,如蒸鱼等;水果及蔬菜可少量食用,并需细嚼慢咽。至于以牛奶为主食的病童,可先以半奶(即浓度稀释成一半之牛奶)少量多餐方式喂食。
若腹泻的情形无法在3至7日内改善,在医师的指示之下,可能需要改以无乳糖奶粉(即市面上俗称止泻奶粉)喂食。对于严重脱水,无法以口服方式补充或有其它有并发症之虞的病患,应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