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於胃中的幽門桿菌,是釀成胃癌的主要原因。除菌可根治胃病外,更可預防胃癌!但傳統對付幽門桿菌的「三合一療法」,因療效不佳,殺菌率低於80%,而待醫界突破。現今台大醫院醫療團隊成功研發出最新的「序列性療法」,採二段式投藥的殺菌治療,殺菌率最高可到94%以上。對胃癌防治邁出重要的一步。
由台大醫院醫療團隊率領的幽門桿菌大規模試驗研究證實,「序列性療法」治療效果,更勝於傳統的「三合一療法」。不論投藥10或14天,其殺菌效果都優於傳統14天的「三合一療法」。此研究成果,也登上今年度11月份的國際頂尖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中。
台大醫學院醫學系教授吳明賢表示,幽門桿菌是造成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的主要原因,以胃裡數量最多,只要清除細菌不但可以根治許多病患多年未癒的胃病,甚至可以預防胃癌。但傳統「三合一療法」隨著病菌漸漸產生抗藥性,在歐美、日韓等地的殺菌率都低於80%,在台灣,也僅約82.3%。
吳明賢指出,新研發的「序列性治療」改採二段式投藥、3種抗生素搭配,初次診斷的帶菌患者第1-7天服用質子幫浦抑制劑與抗生素阿莫西林(amoxicillin),第8到14天再服用質子幫浦抑制劑加上抗生素開羅理黴素(clarithromycin)及甲硝唑(metronidazole),結束療程追蹤6週確認,滅菌率平均可達90.7%。從頭到尾乖乖服藥的病患更可達94.4%。
台大醫療團隊目前已將研究應用於臨床治療上,但儘管新處方殺菌效果好,除了胃癌高風險族群,醫療團隊並不建議全面篩檢、全面除菌,原因除了政府經費問題之外,就怕全面投藥反讓細菌產生抗藥性,更難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