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3/2/15 下午 05:30:37

治疗头颈癌也要顾血管,定期追踪才能长保平安

(关键字: 头颈癌 , 肝肿瘤 , 鼻咽癌 , 头颈部癌症 , 徐晨雄

今年53岁的C先生,5年前因喉咙痛到本院耳鼻喉科门诊,咽喉内视镜切片诊断出第三期下咽癌,后续在本院放射肿瘤科接受35次放射治疗(放疗俗称电疗)及血液肿瘤科接受7次门诊化疗后,所幸治疗成功,下咽肿瘤及淋巴结完全消除。C先生接受放射治疗后除了口干和颈部肌肉略为僵硬,没有明显慢性后遗症,C先生也恢复正常生活回到工作岗位,每3-6个月在本院定期门诊追踪,但C先生还是有抽菸习惯,回诊时建议他戒菸或是询求戒菸门诊帮助,他也只是笑笑说会尽量戒菸。

頭頸部癌症包括:鼻咽癌、口腔癌、咽喉癌、下咽癌、唾液腺癌、頸部淋巴癌…等。
头颈部癌症包括:鼻咽癌、口腔癌、咽喉癌、下咽癌、唾液腺癌、颈部淋巴癌…等。

放射治疗后「颈动脉狭窄」的后遗症

追踪的前三年C先生都有按时回诊,但第四年却没回来门诊,原本以为C先生治疗后至今肿瘤已完全消除,影像及抽血追踪检查也没复发,应该是工作太忙忘记回诊。

然而,C先生下咽癌治愈后的第五年却坐在轮椅上,由太太推轮椅带着C先生回本院放射肿瘤科门诊。「C先生,好久不见,一年没回来门诊了,前几年都自己走进门诊,这次怎么坐着轮椅?」我先问诊了解C先生这一年的情况。

「他一年前工作到一半忽然倒地,被同事送到公司附近医院急诊室,检查后医院说是颈部血管狭窄引起脑中风,放了支架和药物治疗,在神经内科和复健科住院快三个月才出院,接着因为他行动不便又复健了半年,所以才一年没有回来本院放射肿瘤科门诊追踪。」C太太一边说着一年来的情况,一边将病历摘要拿给我看。

原来,C先生的情况是典型的头颈癌,接受放射治疗后「颈动脉狭窄」所引起的脑中风。C先生的头颈癌成功根治了,可惜因他未戒菸及未控制高血压,造成放射治疗后「颈动脉狭窄」的后遗症。

头颈部癌症放射治疗

头颈部癌症包括:鼻咽癌、口腔癌、咽喉癌、下咽癌、唾液腺癌、颈部淋巴癌…等。放射治疗后「颈动脉狭窄」病因,主要因头颈癌原发肿瘤或淋巴结位置靠近颈动脉(如放疗区域解说图),放射治疗以高能量X光精准照射肿瘤及颈部淋巴结区域以消除肿瘤细胞,但部分放射剂量也会经过颈动脉,放射线影响血管内皮细胞修复,可能造成动脉硬化,再加上病人本身可能原有饮食习惯、抽菸喝酒或三高风险(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上述多重因子影响之下,经年累月,颈动脉会慢慢出现血管硬化、狭窄,若颈动脉发生中高度狭窄,影响颈动脉供应大脑血流量,造成脑中风。

(圖片提供/亞東醫院)
(图片提供/亚东医院)

图中红色箭头所指为咽喉肿瘤;黄色箭头所指为颈部淋巴结;黄色圈范围为颈动脉。头颈癌原发肿瘤或淋巴结位置靠近颈动脉,放射治疗以高能量X光精准照射肿瘤及颈部淋巴结区域,但部分放射剂量也会经过颈动脉。【放射治疗区域解说图,非当事人影像。影像资料由亚东医院放射肿瘤科提供】

因此,头颈部癌症病人接受肿瘤治疗如手术、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后,即使肿瘤完全清除,仍然有头颈部血管狭窄的风险,仍需要每年定期追踪,不仅是追踪肿瘤治疗后情况,同时也要追踪头颈部血管超音波或脑部血管影像,同时控制三高风险(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并戒除菸酒槟榔,若出现颈动脉高度狭窄,医疗团队需评估药物治疗或置放血管支架。其实,早期或晚期头颈癌病人也有治疗成功机会,预防胜于治疗,病人与医疗团队一起合作,治疗头颈癌也要顾血管,定期追踪才能长保平安。

结语

若民众或家人有头颈癌治疗或追踪的疑问,或是担心有癌症治疗后颈动脉狭窄、心血管疾病的疑虑,欢迎至本院放射肿瘤科、耳鼻喉科暨头颈外科、口腔腭面外科、肿瘤科暨血液科、肿瘤心脏整合照护门诊谘询,本院头颈癌诊疗照护团队会竭诚亲切地帮助您与家人。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报区

拥有更多的健康知识以及专题报导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