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往往对癌症病患的生理、心理造成冲击,甚至可能影响常规治疗。台北医学大学透过产学合作,由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与世基生医携手研发「药癌顺」癌症用药安全基因套组,未来病患只要抽一次血,即可针对13种癌别共45种治疗药物的有效剂量、副作用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与预测,医疗团队精准用药,让病患「不仅治得好,更要活得好」。
为期3年的「药癌顺」癌症用药安全基因套组检验研究计画17日宣布启动,计画主持人、北医附医邱仲峯院长表示,随着医疗进步,多数恶性肿瘤已获得相当程度的治疗成果,病患生存时间越来越长,盼能结合北医附医的癌症照护团队及世基生医的药物基因检测技术,携手推动癌症用药基因检测。
癌症用药基因检测,使癌症医疗提升为「全人医疗」
邱仲峯院长指出,藉由癌症用药基因检测,评估病患对药物的代谢,让目前制式化的癌症治疗程序,提升至「因人制宜」的个人化精准用药,兼顾药物疗效、保障病患用药安全并降低药物副作用的生理及心理冲击,让癌症医疗由最初的「治疗病患」提升为「全人医疗」。
北医附医放射肿瘤科李欣伦主任指出,癌症连续39年高居全国十大死因第一名,许多人闻癌色变,但癌症治疗已出现激励人心的重大反转;根据卫福部最新癌症登记报告,2020年的癌症死亡发生时钟是自2009年以来首度变慢,平均每10分30秒有1人因癌症死亡,较2019年的10分27秒拨慢了3秒,显见癌症诊断与治疗的进步。
李欣伦主任表示,目前癌症治疗的三大核心为手术、药物治疗及放射治疗,其中药物治疗包括化学治疗、标靶药物以及贺尔蒙药物等;虽然肿瘤控制率与存活率均较十年前显着提升,但药物副作用仍是影响常规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如临床上常见的呕吐、腹泻、骨髓抑制、神经毒性、心脏毒性、肝毒性、肾毒性与耳毒性等,不单影响病患器官功能,也会影响病患的生活品质及治疗意愿。
李欣伦主任说,现今的癌症治疗已迈入精准医疗的新时代,亦即利用基因变异去选取抗癌药物,然而抗癌药物除了作用于肿瘤达成治疗效果,亦会作用于病人的正常组织造成副作用,现行针对药物治疗的副作用,除了可藉由医师根据经验和病人状况调整剂量,并透过进步的支持性疗法缓解副作用,也可更进一步,分析影响药物代谢的基因变异来预测疗效和毒性;如果药物代谢过慢,可能导致体内剂量过高而增加副作用,反之药物代谢过快则可能剂量不足而降低疗效。
抽一次血,针对13种癌别共45种治疗药物进行检测
北医附医癌症中心叶劭德主任表示,以往病患抽一次血往往仅能检测单一基因,预测单一药物的副作用,此次与世基生医共同研发的「药癌顺」癌症用药安全基因套组涵盖多基因多药物;盼能结合临床、产业优势的跨领域合作,研发更全面、更精准的预测工具;未来民众只要抽一次血,即可针对前列腺癌、乳癌、肺癌、大肠直肠癌、膀胱癌、白血病、肾细胞癌、肝癌、甲状腺癌、卵巢癌、恶性神经胶质瘤、胰脏癌、胃癌等13种癌别共45种药物组合进行检测。
多基因套组分析,为癌症病人量身打造专属的个人化治疗方案
另一方面,叶劭德主任指出,多基因套组分析相较于单基因分析,有机会能更全方位的评估预测药物副作用发生机率以及严重程度的风险,并考量检测结果,为病人量身打造专属的个人化治疗方案。
邱仲峯院长表示,北医投入癌症治疗甚早,随着2022年即将启用的台北癌症大楼及全球最新一代精致型质子治疗机等软硬体全面升级,将以15个癌症团队为基础,提供癌症整合门诊、癌症精准治疗、癌症全人照护,同时设置癌症卓越研究中心,完整结合北医癌症团队临床及研究的资源,提供病患更优质的癌症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