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個案多半為急性發作的新診斷,約有25%的病童會演變成慢性的ITP。初次診斷時,醫生會根據臨床症狀選擇使用類固醇、免疫球蛋白來治療,或選擇繼續觀察不使用藥物;針對慢性ITP則會依照病人臨床狀況選擇不同的二線治療,例如免疫抑制劑、促血小板生成藥物、脾臟切除術等,以減少長期使用類固醇導致的副作用。患有紫斑症時,應避免劇烈運動及受傷、禁服影響凝血功能的藥物、進行拔牙等侵入性治療時提前告知醫療人員,並定期回診追蹤。
血小板是身體裡面參與凝血過程的先鋒,一旦血小板的數目低下,身體就可能產生自發性出血,或容易出血且不容易止血,症狀是身上有瘀青、紫紅色斑點、牙齦出血不止、流鼻血、月經不止,更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胃腸道出血、肺出血、血尿、自發性顱內出血(腦出血)而危及生命。
蘇旻昱醫師提醒,若孩子有上述症狀,應請兒童血液腫瘤科醫師評估是否有血液方面的疾病,避免延誤治療的風險。

飯後吃B群被嗆?藥師揭5大迷思!減重、月經來潮10大族群聰明吃
骨質疏鬆腰背疼痛,只補鈣還不夠!中醫:吃豬蹄補膠質、顧腎氣、強壯筋骨
鈣片吃太多,會讓血管鈣化老叩叩?吳明珠:吃綠丹參粥祛瘀血,保護心血管
研究:逆轉糖尿病仍會「傷心」!周建安醫師:留意糖尿病前期5大警訊
慢性自發性蕁麻疹不是過敏!蕁麻疹治療接軌國際,4家醫院成UCARE卓越中心
藥物引發嚴重過敏「史帝文強生症候群」!急性過敏風暴後,自體免疫疾病風險增加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