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庭均医生表示,目前,手术还是被视为有机会治愈胰脏癌的最主要方式。但由于胰脏是一个长形的器官,在身体腹腔的深部,必须依据肿瘤的所在位置实行不同的手术方式。
如果肿瘤位置较偏右侧,也就是在胰脏的头端或颈部,多采用惠普式手术(Whipple operation),切除胰脏头部、十二指肠,以及部分的胆管、胆囊和小肠,再把所有的管道,包括肠道、胰管和胆管做吻合。如果肿瘤长在中段或左侧(尾端),则需做胰尾、胰体的部分切除。
提升存活率 术后必加辅助性化学治疗
而开完刀后,临床都会建议胰脏癌患者再进行化学治疗,也就是所谓的“术后辅助性化学治疗”,以降低肿瘤复发机率并延长存活期。郭庭均医生表示,目前胰脏癌患者可选择的化疗药物有2种,一种是自2007年开始就成为第一线化疗药物的Gemcitabine针剂药物,但在长达半年的治疗过程中,患者除了需忍受副作用,还需每个星期回医院打针一次,较不便利。
另一种则是口服的TS-1药物,2016年知名国际医学期刊《The Lancet》(刺胳针)发表其相较于传统针剂化疗药物,5年存活率可增加20%,并降低43%死亡风险和40%复发风险,而且因其使用方便,不需每周舟车劳顿地往返医院,可以帮助患者更快恢复正常的作息和工作,甚至计划出外地旅行也不是难事!
郭庭均医生就曾经收治1名罹患2期胰脏癌的80多岁老翁,在手术后配合口服化学药物的辅助治疗,不但生命也打破“胰脏癌患者活不过一年”的魔咒,生活也很舒服自在,常常和家人出外地旅游。藉此个案,郭医生也呼吁患者,永远不要放弃希望,勇敢接受治疗。

血糖失控老是覺得餓?中醫師:主食改吃南瓜飯吧!
葉黃素食物偏寒,腸胃差的人別吃?中西醫眼科醫師這樣說!
退熱貼、睡冰枕能退燒?幫寶寶退燒,先釐清6大觀念!
臺灣HIV感染者逾3萬6千人!終結愛滋不只靠藥物,醫病共享決策是HIV照護新潮流
長庚醫療榮獲衛福部社研卓越獎!以科研實力、人才深耕與公益使命奠定醫療典範
心搏過緩治療新紀元!全台首度導入「雙腔無導線心律調節器」具3大突破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