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20/3/6 上午 11:17:55

预防病毒传播问答Q&A!防疫工作人人有责,把握正确洗手时机病菌不上身

(關鍵字: 洗手 , 病毒 , 口罩 , 新型冠狀病毒 , 上廁所 , 武漢肺炎

土城桐花节园游会宣导戴口罩、勤洗手。(图片/亚东医院提供)
土城桐花節園遊會宣導戴口罩、勤洗手。(圖片/亞東醫院提供)

Q2:如何落实“勤洗手”?

A:

用肥皂洗手,是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最重要的公共卫生课题之一。民众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可预防腹泻、呼吸道传染病及肠道寄生虫等疾病。以下洗手时机,将更具体呼吁民众,落实洗手于日常生活中。

吃东西—前:生活环境中,存在许多看不见的细菌、病毒,双手于不知不觉中会接触、沾染,吃东西时双手难免接触到食物,容易将病菌带入口中。碰触、逗弄、照顾婴幼儿前,应先洗手:婴幼童免疫系统尚未发展成熟,容易因感染病菌而生病,且常见于家中大人或大孩童(无症状),由外带回家的病菌传染。因此大人或大孩童返家后应更衣洗手,婴幼童照顾者于搂抱、亲吻或喂食婴幼儿前,应先洗手。

看病—前后:无论是病人或陪同家属,进入医院前应洗手,避免将病菌带入医院,保护医院内其他抵抗力弱的病人,在医院的就诊环境中(桌椅、门把等),容易直接或间接接触到病菌,故看病后、离开医院前也要洗手,洗掉手上看不见的病菌,保护自己,也避免把病菌带回家中。

上厕所—后:如厕过程中,双手难免会接触到尿液或粪便,甚至在翻马桶盖、开关门、冲水等动作时也可能沾染到病菌,因此上厕所后应洗手。

擤鼻涕—后:平时应避免用手碰触口鼻,以避免吃进病菌,特别是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如:流鼻涕),鼻腔分泌物含有大量病菌,即使用手帕、卫生纸等擤鼻涕,双手仍可能沾染分泌物或病菌,一定要洗手,避免病菌传播。

以上资料参考台湾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传染病与防疫专区www.cdc.gov.tw/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