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的包皮到底要不要割?许多心焦的家长经常会询问小儿外科医师这样的问题。一名5岁小男童被尿尿总是尿不干净,妈妈感觉明明就洗干净了,包皮上却常有白白的污垢总是红肿,这样的状况常反覆发生,妈妈又担心,如果自己洗得太大力,不小心「失手」,会不会影响到未来儿子的性福;小儿外科医师表示,如果是这样的情况,爸妈就真的要评估是不是要帮小朋友割包皮了!
万芳医院小儿外科主任黄振盛表示,刚出生的新生儿,95%都是呈现包茎现象,所谓包茎是指包皮末端窄小,而无法将它至退到阴茎的冠状沟以上,使龟头露出来;3岁后随着阴茎成长而使得前端包皮逐渐松开,但部分的孩子包皮呈现锥形根本无法翻开,不仅感染机会增加,也可能影响后续的阴茎成长。现在许多医师常采用含类固醇药膏,盼使包皮能后退,如果效果不张时就该考虑施行开刀,直接将多余的包皮割除再缝合。
施行传统的包皮环切术后,是以可吸收线缝合,一般而言,此线会在术后2~3周起吸收,缝线在伤口易造成凹凸不平的痕迹,并且需要一半的手术时间耗用在缝合伤口上。目前万芳医院小儿外科已完成数例的创新方法,即以含有N-butyl-2-cyanoacrylate成分的组织凝胶取代缝线,从手术的结果来看,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术后疼痛,最重要的是伤口平整,免除家长的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