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常被形容是胎兒在母體內的安全護塾,過多或過少的羊水,都可能對胎兒造成不良結果,一項世代研究更指出,羊水過少的影響並不僅限於出生後的健康情形,這些孩子在2至6歲的成長過程,有較高機率因呼吸系統疾病住院、因呼吸衰竭而住院的風險更高。
北醫附醫小兒科部、婦產部以及北醫公衛學系的研究團隊,今17日在台灣兒科學會學術演講會發表「羊水過少增加兒童呼吸系統疾病住院的風險:以人口為基礎的世代研究」,從3項資料庫中,針對2004-2007年間在第三孕期被診斷出胎兒有羊水過少的5228名孕婦,再以1:4的比例,比對另外沒有被診出此問題的20912名孕婦。
結果發現,胎兒出現羊水過少的盛行率約0.89%,與過去研究相差無幾,不過這些孩子成長過程中因呼吸系統疾病住院機率,比一般孩子高出8%;因呼吸衰竭而住院的機率,更比一般孩子高出80%。
參與研究的北醫附醫小兒科部主任陳中明表示,羊水是包在羊膜腔內的液體,2/3來自胎兒的小便、1/3來自肺泡細胞製造,因此若先天腎臟或肺臟發育不好,無法製造足量的羊水;此外,也可能因羊水從羊膜腔漏掉導致短少。
羊水不足會影響胎兒的肺部發育,不過胎兒未必一出生就有醫療上的需求,這項研究透過長期追蹤,發現後來因呼吸道感染、氣喘等呼吸系統問題住院的病童,不少在胎兒時期曾暴露於羊水過少的狀態,值得注意。
羊水往往在孕期24周之後才開始多起來,因此是否有過多或過少的問題,多半是在第三孕期時才會發現,陳中明醫師表示,這項研究證實羊水過少,會增加孩童未來因為呼吸系統疾病住院的風險,提供婦產科考量是否應積極介入來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