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2/5/24 上午 11:07:05

嬰兒腸絞痛、玫瑰疹、細支氣管怎麼辦?寶寶常見疾病症狀與照護法

(關鍵字: 發燒 , 玫瑰疹 , 腸絞痛 , 病毒感染 , 張淳翔

1歲前的寶寶,最常見發生的疾病為腸絞痛、玫瑰疹與細支氣管炎,由於寶寶尚不會以言語表達不適,爸媽更需悉心觀察其異常狀況,掌握相關症狀與照護方法。

寶寶的免疫力、腸胃功能等尚未發展完全,時常會出現許多不舒服的情況,也可能因大人或其他孩童的飛沫、口水傳染而生病,這些都是爸媽在照顧寶寶時會遇上的問題,以下介紹1歲前寶寶較為容易出現的疾病,藉由兒科醫師的說明,讓爸媽了解成因並掌握照護方法。

不明原因哭鬧.腸絞痛

寶寶哭了可能是生理需求,需要喝奶、換尿布,或是身體不舒服,出現發燒、感冒症狀,但若排除上述情形,寶寶仍哭鬧不已,此種不明原因的哭鬧,即定義為腸絞痛。

無確切成因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醫師張淳翔表示,腸絞痛目前並無確切成因,可能因寶寶神經處於發展階段而出現不適感、腸胃蠕動時造成不舒服、牛奶蛋白過敏,抑或是寶寶想尋求心理上的慰藉等,常好發於寶寶5~12週左右。

照護方法

爸媽可以怎麼做來改善寶寶的不適感?張淳翔醫師建議,需視其成因來因應,首先檢查寶寶是否為牛奶蛋白過敏,通常會伴隨皮膚出疹、拉肚子、血便等情形,若胃食道逆流也會合併嘔吐、溢吐奶,建議就醫尋求醫師診治,並可透過改變飲食、更換奶粉配方(例如:水解蛋白配方)、為寶寶按摩肚子或提供寶寶益生菌來改善。

若排除牛奶蛋白過敏情形,只是寶寶需要安撫,爸媽可遵循美國兒科醫師哈維.卡普提出的5S安撫法來提供寶寶安全感:

1.Swadding:以包巾將寶寶包覆,營造寶寶在媽媽子宮裡的感受,同時減少反射作用,讓寶寶睡得更安穩。

2.Side/StomachPosition:讓寶寶側臥或趴臥於爸媽手臂上。

3.Sucking:提供寶寶安撫奶嘴,讓寶寶透過吸吮得到安撫。

4.Swing:抱著寶寶輕輕地搖、晃動,提醒爸媽,晃動幅度小,別過於劇烈。

5.Shushing:播放白噪音,例如:吹風機、吸塵器或觸摸布書時產生的沙沙聲等,模擬在媽媽子宮裡血流的聲音,可使寶寶較為平靜。

發燒並於退燒後出疹.玫瑰疹

寶寶出生不久,身上仍保有自媽媽胎盤提供的抗體,正常情況下,6個月以下的寶寶並不容易出現發燒等症狀,張淳翔醫師提醒,3個月以下的寶寶若發燒,一定要前往醫院做詳細檢查,可能為嚴重的感染,例如:腦膜炎、泌尿道感染等。至於8~15個月、將近1歲大的寶寶若出現發燒症狀,最常見為玫瑰疹的病毒感染。

主要症狀

通常出現高燒且幾乎無其他症狀,有些寶寶會伴隨腹瀉、些微咳嗽,燒退後精神狀態仍會不錯,待高燒3~4天後,疹子會先從軀幹(胸部、腹部、背)開始冒出,延伸至臉部,此時醫師才能診斷為玫瑰疹。

照護方法

玫瑰疹通常由人類疱疹病毒第六型、第七型所引起,在治療上並無特效藥,僅能以退燒藥與症狀藥物來緩解,在照護上,爸媽以一般發燒時的照護方式來照顧即可,除了隨時監測寶寶體溫(體溫超過38°C為發燒),建議可使用溫水坐浴,以溫水擦拭寶寶身體,若仍溫度仍居高不下,再讓寶寶吃退燒藥來緩解不適感,同時可觀察寶寶的精神活動力,以及是否還有其他症狀發生,例如:出現呼吸喘鳴聲、小便發出臭味等,當寶寶發燒超過3天或精神活動力不佳時,都建議就醫尋求診治。

寶寶呼吸急促、咳嗽.細支氣管炎

細支氣管炎為下呼吸道疾病受到感染而引起發炎,好發於6~12個大月的寶寶,有50%機率由呼吸道融合病毒所引起,其他則由鼻病毒、腺病毒等所引起,主要藉由飛沫途徑傳染,大多為大人或年紀較大的兒童傳染給寶寶。

主要症狀

起初僅有輕微感冒症狀,漸漸轉變至下呼吸道症狀,由於寶寶呼吸道尚未發展完全,仍較為狹窄,加上痰液增加,造成寶寶出現咻咻咻的喘鳴聲、呼吸喘、急促與咳嗽等症狀,若未留意,可能會演變為較為嚴重的肺炎。

照護方法

寶寶若已出現呼吸喘、急促症狀就得立刻就醫,通常醫院會收治住院,給予點滴並提供支氣管擴張劑的蒸氣治療,幫助改善症狀、減少寶寶住院天數;若醫師評估後,認為寶寶症狀較不嚴重,無須住院治療,則會交由爸媽帶回家照顧、持續觀察症狀、留意其精神活動力,並吃藥、進行拍痰,若家中有三合一的蒸氣瓶,也可以食鹽水或一般的水蒸氣讓寶寶吸來減緩不適感。

文/謝佩妤 採訪諮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醫師張淳翔

※原文刊載於2022年03月號《媽媽寶寶》421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22698

(圖片提供/媽媽寶寶mombaby)
(圖片提供/媽媽寶寶mombaby)
(圖片提供/媽媽寶寶mombaby)
(圖片提供/媽媽寶寶mombaby)
(圖片提供/媽媽寶寶mombaby)
(圖片提供/媽媽寶寶mombaby)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