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夜蛾有大妙用!針對每年均造成小兒死亡威脅的腸病毒71型,過去一直無有效疫苗能提供防護,清華大學化工研究所胡育誠教授團隊和台大醫院醫學研究部的江伯倫教授研究團隊合作,成功利用基因重組技術研發類病毒顆粒疫苗,並已完成動物實驗,得到相當優質的抗體濃度,可以中和71型腸病毒,該計劃如果順利推展,2至3年後即可進入人體實驗,預估能達到逾9成5的防護力。
將71型病毒基因透過宿主夜蛾T.ni製造出病毒蛋白質,再注入彌猴完成動物試驗,得到相當優質的抗體濃度,可以中和71型腸病毒,顯示類病毒顆粒疫苗研發新突破!
胡育誠教授表示,類病毒疫苗的發展已經是國際新趨勢,類病毒顆粒腸病毒疫苗不同於去活化疫苗,而是利用基因重組技術,將71型病毒基因透過宿主夜蛾T.ni製造出病毒蛋白質,並組裝成形,使之具有腸毒外殼結構,過程僅需7至8天。但不含病毒基因體,因此不會有感染腸病毒遺傳物質的疑慮。注入彌猴體內,成功得到優質的抗體濃度。
台大醫院醫學研究部的江伯倫教授表示,此項技術還結合台大醫院醫學研究團隊的疫研究能力,還有疫苗接種與免疫功能評估,以及需要透過生技中心在類病毒顆粒純化上的協助,才有機會可望在未來2至3年後即可進入人體實驗。
目前每10公升已經可以生產出3千毫克,經過純化可製造出至少1萬5千劑的類病毒顆粒腸病毒疫苗,能夠量產是一大突破。未來可作為政府與產業提升台灣生技產業的重要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