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早产儿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童来说,呼吸道融合病毒(RSV,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是2岁以下幼童常见的威胁,尤其他们器官发育有缺陷或未臻成熟,一旦感染,疾病严重到甚至需要住院。健保局宣布7月起,扩大给付严重先天性心脏病孩童RSV注射剂,比照早产儿增添防护力。
呼吸道融合病毒 易导致早产儿与心脏病童住院
RSV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病毒,受到感染时,除了会有感冒常见的症状,也可能会引起急性细支气管炎,出现喘鸣及呼吸急促困难等症状,目前尚无RSV疫苗可以施打,一般幼童若感染RSV,也只有支持性疗法,包括控制发烧、加强水分补充及物理性胸部拍痰等。
然而,早产儿或先天性心脏病的幼童更是感染的高危险群,且疾病严重度往往比一般孩童还高,常常因此住院。台大医院小儿部医师、台湾儿童心脏学会理事长王主科表示,现在有RSV注射剂,对高危险群孩童,可减少因RSV感染而住院的比率、缩短住院期间或减轻感染后的严重性及并发症。
继早产儿之后 给付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童注射剂
健保局首先从民国99年12月1日起,给付早产儿RSV注射剂,每年约有600名新生早产儿受惠,今18日宣布扩大给付给患有血液动力学上显着异常的先天性心脏病孩童,预估每年增加400多名病童受惠。
王主科医师指出,并非每个先天性心脏病童都需要接受此注射剂,有需求的是心脏缺损比较厉害、心脏扩大显着、病况比较复杂的重症患者,尤其1岁前抵抗力还不够好,在接受开刀修补心脏之前,需要透过此注射剂增加呼吸道的防护力。
增1岁开刀前的保护力 生活上仍应避去人多处
健保给付6次注射的药剂,王主科医师指出,由于国内RSV病毒没有季节性,不像国外主要发生于秋冬季,对于严重的心天性心脏病童,未来就是在诊断之后每个月打1剂,主要提供1岁之前的防护力;此外,由于手术后免疫力也会比较差,因此会留1剂到术后再打。
王主科医师提醒,家有先天性心脏病童,即使施打了RSV注射剂,生活上仍要避免带病童去人多的地方,降低感染的风险;若医师评估病童仍有缺氧问题,更不适合带出国,临床上不乏有病童因为跟家人出国,在国外「中奖」而丢了小命,不能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