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傍晚,就讀國小五年級的小軒放學回家,進門梳洗換完衣服後便一屁股地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正當看到精彩畫面的時候,大腿後側突然不明疼痛,痛到哭喊媽媽。媽媽害怕是急性的韌帶扭傷,緊急帶小軒至附近骨科診所。到了診所,他的疼痛卻又莫名其妙地消失了。之後兩2至3個月,疼痛斷斷續續出現,經過一連串的檢查,骨科醫師確診為生長痛,擔心的媽媽總算鬆了一口氣。
生長痛好發在3至12歲的孩童身上,5個人裡面約有1個人會經歷。其實它與『生長』不見得有密切關係,因為真正快速生長的階段,是在12歲至18歲,但那時的發生率並不高。目前造成生長痛的原因不明,有研究認為可能與疲勞、過度使用或姿勢不良有關,也有研究認為與孩童本身的情緒相關。不過隨著年齡漸增,生長痛也會自然消失。
一般來說,生長痛好發於傍晚或半夜,但不會發生在清晨。疼痛出現的時間點和日常活動或運動並無太大關聯,經常在1小時或是更短的時間內就得以緩解。發生的部位多在下肢大腿和小腿的肌肉,少發生在關節的部位。與一般肌肉骨骼傷害的差異處是:下肢用力時,疼痛不會加劇,且外觀並無紅腫熱痛等發炎反應;沒有單獨的痛點,未有壓痛或敲痛的情形產生,而白天的日常活動也不會引發疼痛,不會只有單邊不舒服。如果確診是生長痛,並不需要特殊療法。只要對患處施予按摩、熱敷,緩和地伸展大腿或小腿的肌肉群或給予些微止痛劑即可。或是在睡前做些簡單的伸展也可以降低疼痛的發生機率。
雖然如此,如果出現下列情形,一定要請專業的醫師確診沒有骨肉癌或是肌肉骨骼相關病變:疼痛部位只限於固定一個地方,局部有紅腫壓痛感;或是已經影響行走的步態,且疼痛感持續沒有消失,就需要立即帶孩童尋求完整專業的評估檢查,以避免錯失治癒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