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個案因持續擔心在公眾場合或開會時間會腸胃失控,或長期交替使用瀉劑和止瀉藥物而痛苦不堪,在眾人都不了解,也想像不到的時候突萌自殺之念,或利用手邊擁有的大量抗焦慮藥物和腸胃用藥,一次吃完而過量中毒送醫,且在事後他們所描述為何想到自殺的原因都是「沒有人可體會腸胃不舒服時生不如死的痛苦」。
換氣過度症候群是在急診室常見的一類心身症,發作時常有生氣、憎恨(特別是被壓抑的憤怒)、罪惡感、哭泣、焦慮等症狀,甚至疼痛、溢樂、興奮與激動都可引發其呼吸頻率的增高及深度的增加,而造成過度的換氣現象。
這種情緒的高張狀態又可以引起交感神經的興奮而造成心悸,使當事人更加焦慮與害怕,擔心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或感覺自己好像快要死去及覺得自己快要失控,於是因情緒上的不安更刺激了呼吸,如此生生不息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使當事人陷入極度的痛苦與恐懼而無法自拔。
很多此症患者為長期慢性之發作者,他們只要一有任何情緒上的困擾,就會不自主的反覆發作,其人格特質上往往可見強迫行為傾向高,在處理日常生活壓力有較多的困難,常導致挫折連連,特別在女性的青少年和年輕的
成年人最為常見,到了最後,甚至在不一定有明顯的外在壓力或高張的情緒狀態下也會誘發其發作,而使外人,甚至自己都很難預測什麼時候會再次發作,終使旁人缺乏耐心照顧或應付,而當事人就在感覺失去關心注意,不再擁有愛的時候,做出自傷或自殺的決定。
以上心身症的典型病例,及其與自殺事件的關聯性,可以清楚的看出心理社會壓力往往是常見的身體病因之一,而且情緒狀態確實可以改變一部分的病程,又特殊的心理社會壓力或特殊的情緒狀態也會引起特殊之病狀等心身循環反應的疾病模式。這些心身反應透過自律神經和大腦內的緣葉系統之亢奮性失調或持續性的過度活動的結果,產生身體組織的變化,時間更長,則可能演變成不可逆的反應。在不可逆和不可恢復的身體功能障礙下,對當事人無疑是一項重大的心身折磨。
如果所有的人都能注意到此症患者的心理社會因素對其疾病的影響,以更人性的態度去協助醫療工作,和做好整體性的預防,相信更可以縮短當事人痛苦的時間,並防止任何不幸的事件發生。(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