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性的眼睑下垂
有些病人接受双眼皮的手术或是上眼睑肿瘤切除手术影响到提眼肌而造成。另外慢性眼睑或眼窝发炎,致使眼睑慢性水肿,令提眼肌的位置及功能产生变化,而形成眼睑下垂。
假性眼睑下垂
这并不是真正的眼睑下垂,而是眼部的某些异常,造成眼睑下垂的假象称之为假性眼睑下垂。常见于年长者,因为上眼部皮肤松弛,而使得眼皮下垂盖住瞳孔影响视力。
眼睑下垂程度的分类
一般眼睑下垂的程度可以分为三种:
轻微眼睑下垂: 下垂2~3 mm
中度眼睑下垂:下垂3~5 mm
严重眼睑下垂:下垂超过5 mm
提眼肌功能的评估
我们可以藉由上眼皮的移动来测量提眼肌的功能。正常人提眼肌的移动会超过12 mm,依照测量的情形可分为:
提眼肌功能良好:移动10~15 mm
提眼肌功能尚可:移动6~9 mm
提眼肌功能不良:移动小于5mm
眼睑下垂的处理
提眼肌下垂的手术方式是按照眼睑下垂程度的严重性及提眼肌功能的好坏来决定。但是在进行眼睑下垂的手术之前必须先排除一些全身性的疾病。若怀疑重症肌无力症,则先用药物治疗。若是因神经麻痹、发炎或肿瘤造成之眼睑下垂,必须先解决其主要的原因。
有两种情况应该尽快处理,其一是小孩先天性眼睑下垂,若眼睑缘高度盖到瞳孔,有弱视之虞,必须在6-7岁以前矫正。另外一种是眼睑下垂并遮蔽了瞳孔影响视线,使生活上造成不便及危险。
若是眼睑下垂程度轻微(约1-2mm)可考虑使用经皮切开提眼肌摺叠术或是结膜苗勒氏肌切除术来矫正,这种手术的好处是迅速简单,但是无法矫正较厉害的下垂。
若是较严重的下垂(≧2mm)且提眼肌功能大于5mm以上,可以用提眼肌截短移前术,来提高眼睑高度。
另外一种极端情形,病人眼睑下垂严重且提眼肌功能几乎完全丧失(5mm以下),则考虑采用眼睑悬吊术来解决病人眼睑下垂。
近来笔者使用有别于以往的经结膜提眼肌截短移前术来治疗眼睑中度下垂甚至严重下垂的病人,发现恢复时间缩短,眼皮不会留下疤痕且术后可避免眼睛不能全闭合的优点。希望藉由这样的手术改良方法,可以造福更多的男女老少为此所苦之病人,且可免除所有术后一段时间的不适应、不安、不便。病人满意再现美丽双眸之余,也替医疗机关节省资源,实不啻为未来眼睑下垂手术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