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前的BMI很重要!
一般孕婦建議整個孕期增加大約10~14公斤左右,懷孕前的BMI最重要,最好控制在正常範圍(BMI為18.5~24.9)最理想,懷孕後會比較順利、母胎出現併發症的機率都會比較低。
如果懷孕前已過瘦(BMI低於18.5),懷孕後增加的體重又太少,會使胎兒過小、生長遲緩、流產、早產的風險提高。
醫師大多不會刻意鼓勵「瘦孕」,主要還是依據產檢時評估胎兒的生長狀況為主,所以規則產檢才是最重要的。此外,最適合「瘦孕」的,其實是懷孕前較胖的女性(BMI大於或等於30),但仍然要依據產檢狀況的醫囑為準。
如果胎兒太小,孕婦要增加體重嗎?
孕婦體重增加太少,可以藉由均衡攝取營養來試著增加;如果孕婦體重符合上述增加範圍,但胎兒仍太小,醫師則會評估是否是因胎盤與臍帶功能變差,只能密集產檢,並依據胎兒的狀況可能要提早生產。
產後會較快減少的體重有多少?
概略地來算,血流大約2公斤、胎兒大約3公斤、胎盤與羊水大約1公斤、子宮變大的重量與乳房增大約合計1公斤,但這總共大約7公斤的重量不會在生產後立刻減掉,而會慢慢減少。只有胎兒本身的重量與胎盤、羊水的重量,會在生產後直接扣掉,大約只會立即減少4、5公斤左右。剩下沒減少的,則是媽咪身上的脂肪、乳房組織等。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2020年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