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生了!我快死了!」準媽媽迎接新生命到來前,往往因經歷人生最痛的產痛而放聲大哭,生產過程飽受折磨。醫師表示,嚴重產痛易造成產婦恐懼、焦慮,且疼痛本身會刺激產婦體內交感神經興奮,降低子宮胎兒血流,導致胎兒缺氧,因此近幾年有越來越多產婦採行「減痛分娩」,也就是俗稱的「無痛分娩」。
交感神經過度興奮 劇烈產痛不利胎兒
為了讓產婦生產達到「只有喜悅、沒有痛苦」的境界,台灣疼痛醫學會和台灣婦產科醫學會趁母親節前夕,共同推動「減痛分娩」,建議產婦在可接受的範圍內適度減輕產前陣痛,讓生產更順利。
台北榮民總醫院麻醉部疼痛控制組組長袁懷璧表示,產痛除了可能導致產婦恐懼、焦慮、噁心、嘔吐之外,疼痛本身會刺激產婦體內交感神經興奮,造成荷爾蒙和新陳代謝異常,降低子宮胎盤血流,導致胎兒缺氧。此外,交感神經興奮還會刺激子宮和血管收縮,特別對患有心血管疾病和子癲前症的產婦產生不利影響。
無痛生產意識高 硬腦膜麻醉成趨勢
受到少子化影響,現代產婦生產少,要求無痛生產的意識提高,已有越來越多準媽媽透過適當的麻醉減輕生產痛苦,目前國內減痛生產比例約為40%至50%。
台灣疼痛醫學會理事長蔡玉娟也表示,美國產科醫學會早在2004年就將減痛分娩列入「推薦使用」的處置,並以區域傳導麻醉的硬脊膜外阻斷術作為減輕產痛的主要方法。
台中榮民總醫院麻醉科恢復室主任賴慧卿麻醉師分享自己的生產經驗,提到生產當時「痛得要死,腦中一片空白,痛到不記得自己家地址」,但採行硬腦膜麻醉的減痛分娩後,頭腦慢慢恢復清明,疼痛感減少約70%至80%,待產期間甚至因不痛、太無聊,還可安心看報章雜誌直到生完小孩為止。
硬腦膜麻醉的減痛分娩是種高難度的麻醉手術,麻醉師需避免將藥物誤打入血管或脊髓中,且藥物劑量和濃度也要有所控制。不過,馬偕醫院疼痛治療中心主任林嘉祥表示,正常情況下,發生血壓低、發抖、尿不出來、暫時性頭痛、腰痠背痛等副作用的機率,均比一般麻醉來得低,且可以處理預防。
減輕陣痛更及時 病患自控式止痛法
然而,硬腦膜外阻斷術仍有限制,若產婦本身體質對給藥技術有阻抗性,可能需改用其他的麻醉法,其中一種就是病患自控式止痛法(PCA)。
病患自控式止痛法過去常被應用於手術後即時性止痛之用,但近年來也被用於減痛分娩,除了可持續提供少量藥物之外,病患還可在陣痛時,按下病患自控式止痛幫浦的控制按鈕,追加給予事先已設定好的少量止痛藥量,達成更即時性的止痛,減少待產的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