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生了!我快死了!」准妈妈迎接新生命到来前,往往因经历人生最痛的产痛而放声大哭,生产过程饱受折磨。医师表示,严重产痛易造成产妇恐惧、焦虑,且疼痛本身会刺激产妇体内交感神经兴奋,降低子宫胎儿血流,导致胎儿缺氧,因此近几年有越来越多产妇采行「减痛分娩」,也就是俗称的「无痛分娩」。
交感神经过度兴奋 剧烈产痛不利胎儿
为了让产妇生产达到「只有喜悦、没有痛苦」的境界,台湾疼痛医学会和台湾妇产科医学会趁母亲节前夕,共同推动「减痛分娩」,建议产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适度减轻产前阵痛,让生产更顺利。
台北荣民总医院麻醉部疼痛控制组组长袁怀璧表示,产痛除了可能导致产妇恐惧、焦虑、恶心、呕吐之外,疼痛本身会刺激产妇体内交感神经兴奋,造成荷尔蒙和新陈代谢异常,降低子宫胎盘血流,导致胎儿缺氧。此外,交感神经兴奋还会刺激子宫和血管收缩,特别对患有心血管疾病和子癫前症的产妇产生不利影响。
无痛生产意识高 硬脑膜麻醉成趋势
受到少子化影响,现代产妇生产少,要求无痛生产的意识提高,已有越来越多准妈妈透过适当的麻醉减轻生产痛苦,目前国内减痛生产比例约为40%至50%。
台湾疼痛医学会理事长蔡玉娟也表示,美国产科医学会早在2004年就将减痛分娩列入「推荐使用」的处置,并以区域传导麻醉的硬脊膜外阻断术作为减轻产痛的主要方法。
台中荣民总医院麻醉科恢复室主任赖慧卿麻醉师分享自己的生产经验,提到生产当时「痛得要死,脑中一片空白,痛到不记得自己家地址」,但采行硬脑膜麻醉的减痛分娩后,头脑慢慢恢复清明,疼痛感减少约70%至80%,待产期间甚至因不痛、太无聊,还可安心看报章杂志直到生完小孩为止。
硬脑膜麻醉的减痛分娩是种高难度的麻醉手术,麻醉师需避免将药物误打入血管或脊髓中,且药物剂量和浓度也要有所控制。不过,马偕医院疼痛治疗中心主任林嘉祥表示,正常情况下,发生血压低、发抖、尿不出来、暂时性头痛、腰酸背痛等副作用的机率,均比一般麻醉来得低,且可以处理预防。
减轻阵痛更及时 病患自控式止痛法
然而,硬脑膜外阻断术仍有限制,若产妇本身体质对给药技术有阻抗性,可能需改用其他的麻醉法,其中一种就是病患自控式止痛法(PCA)。
病患自控式止痛法过去常被应用于手术后即时性止痛之用,但近年来也被用于减痛分娩,除了可持续提供少量药物之外,病患还可在阵痛时,按下病患自控式止痛帮浦的控制按钮,追加给予事先已设定好的少量止痛药量,达成更即时性的止痛,减少待产的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