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22/3/4 下午 05:15:25

7旬翁膝盖剧烈疼痛,宁可忍痛不换膝 名医:3关键成功换膝,重拾行动力

(关键字: 退化性膝关节炎 , 走路 , 行动力 , 换膝 , 黄炫迪

醫師提醒,想成功換膝、擁有健康的老後行動力,有3大關鍵注意點。
医师提醒,想成功换膝、拥有健康的老后行动力,有3大关键注意点。

研究:7成5换膝患者忧心术后问题,宁可忍痛不愿换膝

黄炫迪医师表示,根据国内研究,换膝前有逾5成患者表示无法久站,更有超过7成连走路都有问题。然而,超过7成患者担心术后复原、5成担心术后疼痛、4成则担心10-20年后需再次置换,因此有高达7成5宁可忍痛、委曲求全,或是干脆减少移动,采取治标不治本的方式,恐已成熟龄族患者退休生活隐忧。

名医提醒:换膝首重3关键,勿因错误观念忍痛、延误治疗

全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造福许多膝关节炎患者,但近20年主流使用的人工全膝关节需要高度仰赖医师技术与经验,克服每位患者膝盖、原生骨头的差异。在持续优化、修正后,已有能使手术更加精确,减少术后不自然、灵活度下降、疼痛的技术。陈健煜医师进一步补充,想成功换膝、拥有健康的老后行动力,有3大关键注意点:

換膝首重3大關鍵。
换膝首重3大关键。

关键1:分左右膝,贴合度高使得行动自然、复原快

陈健煜医师分享,部分全人工膝关节并不像鞋子有区分左右脚,为左右脚共用同一种人工关节,因此手术中需要依靠医师专业判断、分别截去左右脚骨头,来克服人工关节先天设计上的不足。若选择分左右脚的全人工膝关节,患者能保留更多人体骨骼结构,减少医师手术中需要截掉的原生骨头,更有助于患者术后复原,且大幅减少因截去骨头、不够贴合所导致的不适感受。

关键2:尺寸选择多元,减少误差、术后疼痛

陈健煜医师提醒,全人工膝关节与原生骨头只要存在大于1厘米的误差,术后就易产生僵直、疼痛、不稳定,甚至磨损。因此医师提醒,尺寸多、更符合亚洲人体的全膝关节,能帮助医师施行手术时更准确,减少术后误差导致疼痛的状况。

关键3:多种版型选择更贴合骨骼,减少骨头位移与二次手术机会

陈健煜医师说明,部分全人工膝关节版型选择不多、贴合度存在误差,需高度仰赖医师经验与技术,常衍生各种后遗症,例如:膝盖前方内外侧填补过多假体,导致膝盖弯曲角度受限,或是因填补面积过大,使得膝关节与原生软组织摩擦造成疼痛,甚至位移、转向,关节松脱,导致患者在术后10-20年后需再次进行膝关节置换。

而全人工膝关节有较多版型选择,较贴合骨骼,帮助患者在术后日常运动中减少位移、转向等问题。陈健煜医师提醒患者,若退化性关节炎严重,且采取保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就可与医师讨论是否进行置换,选择最符合需求的全人工膝关节,避免因担忧换膝术后问题多,反而忍痛,影响身体状况与退休生活。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