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汗是中醫的一個病證名,解釋為入睡後出汗異常,但醒後汗洩即止為特徵的一種非特異性症狀。判斷是否為夜間盜汗的前提在於去除環境悶熱、寢具是否透氣等外在因素,不正常大量流汗的情形才被歸類之。
會引起夜間盜汗的疾病包括結核病、心內膜炎或惡性腫瘤,例如淋巴瘤或者血癌。另外,內分泌失調,例如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或者有情緒障礙、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也都可能有夜間盜汗的情況產生。有些時候也可能是因為服用了解熱鎮痛劑、降血壓藥、抗憂鬱劑等藥物而引發。
在診斷上,患者若伴有發燒、慢性咳嗽,考慮為肺結核的可能;淋巴腺無壓痛、硬性腫大是淋巴瘤的典型病徵,除了夜間盜汗外還有發燒、體重減輕等;更年期的婦女可能因為停經症候群引起燥熱;患者若有手顫、眼突、怕熱、體重減輕等,可能是甲狀腺亢進。
除了考慮其他症狀以及儀器檢查作為診斷病因之外,藥物史的詢問也很重要,夜間盜汗的原因眾多,但多能找出背後原因並使其緩解。
嚴重盜汗 罕見腎上腺嗜鉻細胞瘤
更年期睡不好 來杯助眠養生茶
好熱啊!中醫:排汗異常可調理改善
坣娜罹肺腺癌第四期病逝,享年59歲!醫籲:8大高危險群需做LDCT
手腳無力、走路變慢,恐肌少症上身!營養師揭:長輩要有力,蛋白質補充策略
寒冬身心健康的溫暖呵護 從舒適睡眠開始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