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又稱黃膽,是因為血液中的膽紅素代謝障礙,導致膽紅素濃度過高,而引起皮膚、眼球鞏膜和黏膜等部位有發黃的症狀。常出現在肝臟病、膽囊並和血液病的患者身上。而血液內的膽紅素濃度高於2-3mg/dL時,某些部位的發黃程度就可透過肉眼辨識。
會有黃疸症狀主要原因:
血紅素過高引起溶血性黃疸。
肝細胞病變而導致血紅素代謝失常,引起肝細胞性黃疸。
肝內或肝外的膽管系痛發生機械性梗塞,膽紅素排出受到影響,引起梗塞性黃疸。
肝細胞先天的缺陷,導致膽紅素無法正常代謝,而引起先天非溶血性黃疸。
黃疸的症狀包含,皮膚、鞏膜等部位染黃,黃疸嚴重時,尿液、痰以及汗液也都會呈現黃色。尿和排泄物的顏色也會改變,且常有腹脹、食慾不振、噁心等症狀。
黃疸的預防:
成人應避免過於勞累、不吸菸喝酒、養成良好生活作息,不造成肝的負擔,降低肝疾病的產生。
而新生兒黃疸的預防,孕母期間應注意飲食,不可濫用藥物,如果嬰兒出生後有黃疸情況,應及時就診,避免黃疸加深嚴重。
早上噓噓變色 從第一泡尿看健康
皮膚異常變黃 當心膽管癌上身
老人預防膽囊息肉 先要吃對食物
坣娜罹肺腺癌第四期病逝,享年59歲!醫籲:8大高危險群需做LDCT
手腳無力、走路變慢,恐肌少症上身!營養師揭:長輩要有力,蛋白質補充策略
寒冬身心健康的溫暖呵護 從舒適睡眠開始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