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又稱為「結直腸癌」,是已開發國家中常見的疾病,跟大多數癌症一樣,造成大腸癌的原因並不是非常的清楚,但醫學上認為與飲食有著非常大的關係,飲食過度油膩與攝取之纖維量減少都被認為是可能造成大腸癌的原因。
大腸癌的主要症狀有:血便、肛門出血、排便習慣改變、體重減輕、長期貧血、體重減輕和腹部腫塊,早期血便或肛門出血等問題常被患者忽略或者不易被發現,一但出現了體重減輕或觸摸到了腹部腫塊時通常已非早期了,故需定期做相關檢查,檢測大腸癌的方法可透過直腸鏡與大腸鏡,糞便潛血檢驗和肛門指診等也都有助於協助檢測大腸癌。
治療方面主要以手術為主,一經診斷後要盡早切除,避免擴散與轉移,數後可配合放射或化學治療做為輔助治療,術後仍然需定期追蹤,通常數後兩年內至少每3個月需進行一次檢查,確保未再復發與轉移。
因大腸癌很有可能與飲食習慣有極大的關係,故平日多注意飲食習慣,避免過度的油膩飲食和多攝取含豐富纖維之食物能夠幫助預防大腸癌,定期的檢查也可及早發現並且治療,及早治療越能夠輕鬆治癒。
錯把痔瘡當腸癌!破解大腸癌3迷思
家族遺傳大腸癌 高危險群別輕忽
預防大腸癌 養生別忘3不1沒有
護理女神猝死,黃明志疑搜出「愛他死」!楊聰財醫師:「愛他死」4大致命風險
少子化衝擊,血液存量面臨挑戰!新版「捐血者健康標準」擴大捐血族群
今年流感病毒株大魔王是誰?什麼是流感三部曲?「流感重症OUT!」衛教開跑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