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骨肌萎縮症是屬於一種家族性周邊神經病變,主要症狀有遠端肌肉萎縮、無力和輕度感官損失,以及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神經傳導速度,多數的患者皆有家族史,根據神經電生理、神經病理,又可將其分為第一型,稱肥大型;第二型,稱軸索型。
腓骨肌萎縮症多發於青春期之男性,第一型之患者有雙下肢部超過大腿的下三分之一部位,呈倒立酒瓶狀,同時出現足弓高聳、爪型趾、馬蹄內翻畸形等;第二型之患者,在遠端肌肉會出現緩慢但漸進的無力和萎縮,通常出現於腳和腳踝部位,會有垂足之情況發生,造成感覺詩長和肌腱反射減少。
目前沒有辦法完全治療,只能夠控制,當肢體明顯畸形時,可以考慮採取手術以進行矯正,患有此病的人並不會減少壽命,建議患者應要有適當的運動,以維持活動力。
首例!PGD挽救週邊漸凍人「生」機
PGD試管嬰兒 去除腓骨肌萎縮症噩夢
失智症與漸凍人 發現共同變異基因
93歲嬤罹乳癌手術恢復良好,3天即出院!醫籲:乳房篩檢不能等,高齡婦女也需重視
帶狀皰疹恐留下「帶狀皰疹後神經痛」!醫籲:皰疹在「2大」部位要特別小心
罕見遺傳疾病導致「龍蝦爪樣畸形」!精準醫療助女嬰擺脫三根手指,擁有健康十指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