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臟病」又被稱為「冠狀動脈心臟病」,是因心臟表面的冠狀動脈發生粥狀動脈硬化,導致管壁增厚、鈣化、狹窄或阻塞,造成血流量減少、心肌得到的氧氣和葡萄糖養份減少、引起心絞痛、心肌梗塞、心律不整、心臟衰竭或暴斃。
引起缺血性心臟病或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危險因素繁多,例如高血壓、膽固醇過高、血脂肪過高、血糖過高、抽煙、肥胖、缺乏運動、A型人格、情緒壓力大,以及遺傳。
常見的缺血性心臟病症狀為心絞痛。穩定性心絞痛會在胸口部位出現短暫性壓迫感,通常是在勞動之後、情緒緊張、天氣太冷、飽食之後或抽煙之後發生,患者只要坐下休息或口服舌下硝化甘油片,症狀就會緩解。如果是不穩定性心絞痛,胸痛的頻率較高、時間延長且強度較強,口服舌下硝化甘油片可能無效,必須立即就醫治療。
治療缺血性心臟病的方式,除了給予藥物治療外,必要時可做心導管手術、實施冠狀動脈血管擴張及支架置放等治療,但是若血管阻塞過於嚴重,則必須考慮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治療。
防心臟病這樣吃 w3 脂肪酸加酒粕
日研究:一種激素可緩解缺血性心臟病
係金ㄟ!清晨6點半 最易心臟病發
心臟病發作不只是胸痛,這些「非典型」症狀要小心!心臟病發作時該怎麼做?
脂肪肝也會直接惡化為肝癌?「肝包油」成肝癌元凶!醫示警:這4類人該檢查
逆轉糖尿病前期,防血糖失控!營養師籲:控制血糖5大關鍵原則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