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农委会2年来积极推动「有机农村」在地经济,创造青年返乡就业,显示成果丰硕。农委会主委陈保基26日在一场北台湾「有机村」成果发表会中表示,有机代表着一种与天地共生和自然共存的生活方式,其秉持的是珍惜资源、爱护地球的理念,让大自然拥有生生不息的活力,带给后代一个美好永续的环境。
调查指出,台湾地区农夫平均年龄61岁,在体力日衰、人工缺乏情况下,仰赖农药、化学肥料耕作的比例年年上升,造成土地酸化、生态破坏情况日益严重。目前有机农业发展遇到困难,主要是台湾的农业仍以小农居多,相对而言认证的成本过高,而从惯用肥料、农药的种植模式,要养土到符合有机的标准,中间又有一段很漫长的过程。
农委会主委陈保基指出,站在政府的立场,希望能投入更多的资源和心力,降低认证的成本,同时也在有机农产品与施肥、施用农药的农产品之间,多分出几个级距,让农民在每一个阶段的努力都能看到成果,并且能有足够的收入维持生计,台湾的有机农业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尤其有机农业不单是传统的一级产业,可结合2级加工及3级行销,发挥加乘效果,成为6级有机产业,将有机产业延伸至休闲旅游及在地文化,创造青年返乡就业的机会。
陈保基主委强调,农委会目前已经协调苗栗、宜兰、桃园县政府合作,共同协助「社团法人中华民国生态农耕自然饮食推广协会」,规划辅导苗栗县铜锣乡新盛兴社区、西湖乡龙洞社区、宜兰县南澳乡大南澳社区、五结乡大吉村、三星乡行健村、冬山乡中山休闲农业社区、桃园县龙潭乡高原社区、大溪镇义和社区等8处有机村。
经由有机村农民的努力,共同推动有机农业,设计在地logo及文化特色伴手礼,规划有机村旅游导览方案,逐步建构6级化有机产业,提升产业价值,进而鼓励青年回乡,创造台湾农村新希望。在推动有机村过程中,国内企业赞助功不可没,参与认养有机村,深获肯定。未来将辅导更多农村社区参与有机村行动,期使台湾真正成为「健康无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