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天生就愛享受汗流浹背、全身舒暢的感覺,但是也有部份的人抗拒從事任何運動,這樣的本能反應有時不一定是懶惰所致,美國研究發現,人體基因上的差異,讓每個人的換氣閾值程度不同,因此能接受的運動強度也有所不同,就如同是先天存在不愛運動的基因。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由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Iowa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指出,運動時人體出現的氣喘、流汗、痠痛等反應,會使大腦傳達出不同的反應指令,有些人心情會更好,但有些人卻難以忍受,只想逃避痛苦,而研究人員指出,這種本能反應有50%是先天基因決定。
研究人員要求受訪者進行運動,到達呼吸會喘的程度,接著測試受訪者的換氣閾值(ventilatory threshold, VT),也就是對於運動強度的最高接受值,一般人約為60%,而運動員則可達80%,研究人員稱之為「良性受虐狂」(benign masochists),因為運動員能忍受比一般人更高強度的疲累、激烈活動。
相對地,有能忍常人不能忍之強度的運動員,也會有光是煮頓晚餐就筋疲力盡的人,換氣閾值僅35%左右,非常容易感到疲累。不過專家也表示有一些方法可以幫助容易累的人多一點運動能力,例如聽音樂就能轉移身體不適,延長運動時間;或是在綠意盎然的環境運動,也可以讓人減低不適、疲累症狀。
                    
                                    體內潛在肥胖基因 恐增皮膚癌風險
                                
                                    檢測基因密碼 掌握養生保健秘訣
                                
                                    胖子比較快樂!體內有抗憂鬱基因
                                
                                護理女神猝死,黃明志疑搜出「愛他死」!楊聰財醫師:「愛他死」4大致命風險
                            
                                乾癬恐伴隨肥胖、三高成共病!減輕病友醫療與心理壓力,民團提3點籲放寬給付
                            
                                每年逾6千人因肺阻塞奪命!「一分鐘登階358」自我檢測肺阻塞風險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