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產對於婦女來說,不但傷身體,對心理也是一大傷害,會有許多無奈與挫折感,往往擔心下次懷孕會不會再次流產。37歲的陳小姐,99年至門診就診時,神情焦慮緊張,自述已第4次流產且剛做完流產手術,且仍在出血,腹痛、腰痠、倦怠,希望能接受中醫調治,期盼下一胎能順利。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黃貴松表示,中醫對習慣性流產治療重點要調補肝腎並要活血化瘀。因患者剛做完人工流產手術仍在出血,首先要清理子宮和補腎,防止流產後遺症,服中藥一週後出血已止,腰痠已無。接下來平時給予補脾腎和活血中藥,如人參、黃耆、當歸、白芍、熟地、續斷、菟絲子、益母草等治療。
經治療1個月後,月經按時來潮且身體狀況恢復良好,很幸運的在去年3月就再次成功受孕,受孕後仍用中藥保胎到懷孕10週,且經超音波確定胚胎穩定才停藥。
中醫對習慣性流產的治療特點為重視預防和孕前調治、懷孕後儘早安胎治療,以及注重心裡調治。黃貴松表示,孕前調理是指中醫主張流產後應即時找出原因和調治,以糾正體內失調狀態,為下次懷孕打好基礎。調治之法總以補腎健脾、疏肝養血、消滯化瘀、調補沖任為原則,使腎氣足、氣血旺、沖任調而能攝精成孕,並能養胎、育胎、系胎,使胚胎穩固。經調理3個月之後,一旦懷孕應儘早給予預防性保胎治療,服藥時間應超過以往流產月份再考慮停藥。
此外,懷孕時提早安胎有以下數種類型,包括腎虛:懷孕陰道出血、量少、色淡紅、腰痠、腹脹墜痛、頭暈頻尿等,常用藥六汗、菟絲子、艾葉、阿膠等。氣血虛弱:懷孕陰道少量出血,小腹隱痛,面無血色,倦怠乏力,心悸失眠等。常用藥人參、黃耆、續斷、當歸、黑荊芥等。血熱:懷孕陰道少量出血色鮮紅,心煩易怒口渴,便秘等,常用藥生地、黃芩、黃柏、山藥等。肝鬱氣滯:懷孕陰道少量出血,色黯,小腹疼痛,胸悶,乳房嚴重脹痛等。常用藥有柴胡、白芍、枳殼、桑葉等。子宮瘀血:懷孕時陰道咖啡色出血,且有小血塊,超音波發現子宮內有血塊殘留,常用藥有歸尾、赤芍、川芎、丹參等。外傷跌倒出血:不慎跌倒後腹脹下墜出血,常用藥有人參、白芍、杜仲、阿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