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11/27 上午 10:14:10

一次的爱心很简单,但要持续真的很难 孩子们需要的是同理,而不是同情

(关键字: 志工 , 同理心 , 故事 , 爱心 , 儿少之家

──我的任务就是去搭一座爱的桥梁,让愿意给予的人跟需要帮助的人,在爱里相遇。

我在张秀菊基金会服务迄今已进入第九个年头,这份工作其实是祷告来的。我从事过儿童教育,也曾在出版界服务,担任志工十多年,但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在社福机构工作。

因为这份工作,过去八年多,我见证了许多爱与感动的故事,原来社会上有不少人愿意付出和给予,而我的任务就是去搭一座爱的桥梁,让他们跟需要帮助的人,在爱里相遇。

持续的爱心好难

八年前,我和同学因缘际会来到张秀菊基金会参加志工活动,这个基金会是个特别的机构,儿少之家里面的孩子大多是受虐的失家儿少,必须受到政府保护,他们的行踪都不能对外曝光。

记得当时基金会执行长郭碧云轻轻拉着我的手,对孩子们说:「以后美华姐姐来陪你们读书好吗?」

「好!」孩子们异口同声说。

突然,有个孩子站起来,冒出一句台语:「你会来多久?」

我当场被戳了一下,刚开始心里有点不舒服,但这也让我感触很深。我发现,这些孩子跟别人不同,他们生命中的大人总是来来去去,面对这些带着善意而来的志工,有时好不容易培养出感情,没多久又消失不见,「我才刚喜欢你,你怎么就不来了?是不是我哪里不够好?」,就像再度被大人抛弃,感觉很受伤,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原本没打算长期来陪读,但冲着这句话,我用台语赌气似的对那个孩子说:「我会一直来,到你娶某生子!」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