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许多人开开心心准备过新年、吃年夜饭的时候,就读小学四年级的「小舒」却因为家中经济拮据、爸爸有鼻咽癌、罹患大肠癌的妈妈又出现癌细胞转移肝脏的情况,今年可能是最后一次全家团圆的新年。儿福团体表示,像小舒这样期望全家团圆的偏乡孩童比例高达8成2,但即使能在除夕夜围炉,也有25.1%学童,竟然只能吃罐头作为年夜饭。
再过几天就是全家围炉吃年夜饭的除夕夜,许多小朋友大啖美食之际,满心期待长辈发的红包,不过对一些偏乡弱势儿童来说,最大的愿望是全家人聚在一起。多数偏乡家庭的父母为了维持生计,长时间在外地工作赚钱,留下孩子给年迈病弱的祖父母教养,因此「台湾偏乡学童生活贫穷分析报告」中,发现约8成2偏乡学童希望过年时可以全家在一起。
儿童福利联盟文教基金会执行秘书黄韵璇表示,除了希望全家团圆之外,调查也发现4成3偏乡学童的年夜饭菜色简单,25.1%以罐头充当年夜饭菜色,甚至有1成7孩子只吃调理包,1成3只吃泡面。
在年夜饭也无法好好吃的情况下,更遑论领红包、穿新衣服或出去玩。调查结果就发现,由于经济的关系,2012年衣服少于5件的偏乡孩童比例达26.8%,比2010年的17.2%增加近1成,这也造成39.6%儿童表示身上的衣服不够暖和。
此外,受到偏乡地区人口高龄化的影响,家庭结构多为单亲、隔代教养或新移民,家庭功能弱化之下,21.2%的孩子必须自己料理三餐,11.9%需靠学童自己解决困难。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家庭结构在近2年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其中新移民部分,从2010年的12.6%上升到2012年的16.8%,上升幅度达3成3,显现有越来越多偏乡学童因家庭功能有限、生活资源相对匮乏,正面临被迫放弃快乐童年、提早长大的情况。
为帮助这群偏乡儿童,儿盟与中国信托慈善基金会举办「点燃生命之火」活动,将趁过年前,提供500份年菜和2000个红包,让偏乡弱势家庭也能好好吃顿团圆饭、过个好年。同时,他们也呼吁民众踊跃响应爱心募款,捐出红包帮助这群弱势儿童和家庭,给偏乡孩童一个温暖好年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