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我家的小孩好像蛋蛋不見了!」在泌尿科門診中常見有慌張的家長帶著小孩前來求診,其實有的經過檢查發現均為正常。可能是小孩在學校檢查時因為緊張或是穿脫衣褲溫度變化刺激,睪丸因提睪肌收縮作用而被拉到靠近鼠蹊部,造成檢查時摸不到的情形。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指出,這種情況就是所謂的「回縮性睪丸」,已下降到陰囊的睪丸,可從陰囊縮回腹股溝內,在進行物理檢查時,可輕易的將它撥回陰囊內,通常到了青少年時期,睪丸會自然的固定在陰囊內。
睪丸是被一層薄薄的肌肉所包披著,這層肌肉稱為提睪肌(cremaster muscle)。它的主要功能為調節睪丸的高低位置,以調整其溫度。當天氣暖和時,提睪肌會放鬆,以便睪丸垂下,透過陰囊皮膚達到散熱效果;當氣溫下降時,提睪肌收縮,令睪丸收入體內取暖。當提睪肌過度活躍時,睪丸被拉到腹股溝處,可用手撥回陰囊內,就是回縮性睪丸,很容易誤認為隱睪。
回縮性睪丸可能會在單側發生,另一側正常,睪丸有時會自然出現在陰囊內,有時卻看不到或摸不著,常被誤認為隱睪。通常是無痛,若是有疼痛感,或有疑慮就應立即就醫。
目前有部分研究報告認為回縮性睪丸會傷害到生育能力,對於精蟲的數量、品質等都有影響;以及罹患睪丸癌的機率也可能較一般正常的睪丸高。另外,由於回縮性睪丸經常上下的收縮移動,使得發生睪丸或精索扭轉的機會較大,當睪丸或精索扭轉時,可能會引起睪丸壞死。
回縮性睪丸通常到了青春期就會穩定下來,但需要長期追蹤,留意睪丸的大小是否有變化,縮上去的位置是否越來越高,如有變化,則建議荷爾蒙治療或是手術。
至於如何自我檢查?周固表示,可自嬰兒時期就開始居家自我檢查,用手觸摸之前,可以先觀察外觀是否對稱,陰囊內是否有睪丸。如沒有看到或摸到,洗澡時可利用熱水的溫度使提睪肌放鬆,看睪丸是否會降到正常位置,觀察睪丸是否在陰囊內。

男性也有「蟲蟲危機」!婚前篩檢不可少
包皮反覆發炎 糖尿病在作怪
睪固酮低下 小心代謝症候群上身
非洲豬瘟是什麼?人吃了病豬會被傳染嗎?如何遠離非洲豬瘟威脅?
一張X光即可檢測骨質密度!亞東醫院導入DeepXray™骨鬆AI輔助診斷系統
痛風用藥有風險?「這個」降尿酸藥物,恐引起「史蒂芬強生症候群」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