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华医师强调,林先生所患之病,称为“自体免疫性胆管炎”,较正式的名称为“G-免疫球蛋白第四型相关性胆管炎”,此类患者,有些会合并有胰脏炎。这类疾病的诊断,需藉由“影像”、“血清”检查,以及尽可能取得组织的“病理”检验,才能有较为正确的诊断。
检查3步骤 影像+血清+病理
从“血清”检查中,观察病患的G-免疫球蛋白第四型数值是否升高;而透过“影像”,则可观察胆管附近被波及的器官,是否呈现肿胀。若是胆管炎,会造成胆管狭窄、长度较长,此部分可以与是否为胆管癌做区分;组织采样的“病理”检验,更能正确判断是否为癌症。
另外,患有这类疾病的病人,其症状与胰脏癌非常类似,很难区分,因为两者主要皆有黄疸、腹胀、食欲不佳、体重减轻等症状,须有更进一步鉴别诊断才能区分。
体质性疾病 有复发的可能
治疗部分,若高度怀疑或是已经确诊为这类型免疫性胆管炎的病人,可以使用类固醇进治疗,根据患者体重给予30-40毫克的剂量,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疗。治疗中可根据病患的反应,逐步降低剂量,3个月后停药追踪检查。
尤其要注意的是,这类的患者会有复发的可能,一旦复发,则继续采用类固醇治疗,若治疗效果不好,就必须搭配免疫制剂一起进行治疗。 “G-免疫球蛋白第四型相关性胰胆管炎症”是一种体质性疾病,发病原因目前尚无定论,复发的机率也不一定,有的人甚至不会再复发。
因此,陈建华医师建议,如果民众有上述的症状出现,必须要留意诊断后电脑断层影像,若影像中胰脏出现如香肠般的肿大,胰管却无扩大,但合并有胆管扩张、狭窄端长度较长,以及血清中G-免疫球蛋白数值较高,就要高度怀疑有这样的病灶,务必进一步检查,以免白白挨刀,造成身体额外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