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2014/5/26 下午 12:27:33

常流鼻血癌訊!小心嗅母神經細胞癌

(關鍵字: 流鼻血 , 流鼻水 , 邱贊仁 , 嗅母神經胚細胞癌 , 鼻竇癌

醫師提醒,經常性流鼻血,千萬不可輕忽,需要盡快檢查找出原因。
醫師提醒,經常性流鼻血,千萬不可輕忽,需要盡快檢查找出原因。

手術風險 評估準備好

針對阿徳的情況,陳幸鴻教授也表示,在他開過的近15例顱顏合併切除手術中,這次的案例是他遇過最嚴重的。一般癌症侵犯的範圍越多,等級就越高,而阿徳的狀況已經是第C級,癌細胞已擴大到眼眶、鼻竇,而且最不好的情況就是穿過顱底、腦膜,甚至侵犯到腦組織。

進行嗅母神經胚細胞癌的手術,有2大風險:一是病人在手術中可能大量出血;二是手術後的感染及腦脊液滲漏。

早期發現 遠離嗅母神經胚細胞癌

陳幸鴻教授表示,這次的手術比預期中的順利,但嗅神經母細胞瘤是惡性腫瘤,術後仍有復發的風險。因此術後需進行放射線輔助治療。就我多年的經驗,不少病人的反應不錯,存活率可以在5至10年以上。

【醫師提醒】:

嗅母神經胚細胞癌的初始病症常不明顯,多半是等到腫瘤長滿病患的鼻腔內,病人有察覺時,腫瘤都變得很大了。這類腫瘤剛開始都是以鼻塞為常見症狀,由於台灣民眾患有鼻過敏很多,常不以為意。

民眾一旦發現自身有鼻塞以及異常流鼻血的症狀,就必須及早就醫,若能及早用內視鏡發現,進而作切片檢查,確定病因,即可早期診斷與提早治療。陳教授表示,腫瘤只侷限在鼻腔內,可透過內視鏡手術處理,除非腫瘤已經侵犯顱底與腦膜,才需要結合耳鼻喉科與神經外科共同進行手術。

★《鼻咽癌6大警訊》一次看清楚!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