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3/10/15 下午 07:22:02

氣切也能說話進食!呼吸治療更舒適

(關鍵字: 惠群 , 呼吸器 , 氣切 , 氣管內管 ,

許多病患最怕氣切,多半是因為十分疼痛,也無法開口說話,有些家屬甚至覺得氣切就代表病情無望,只會不斷惡化,所以十分抗拒氣切,但醫師指出,其實病況佳的病患氣切之後,不但可以減少對聲帶的傷害,當病人病情穩定與意識恢復時,便可以開始練習說話與進食,生活品質提升。

1位86歲阿嬤3年前中風,接受氣切手術,近日情況漸好,已經可以說話與進食。(圖中人物非事件本身)
1位86歲阿嬤3年前中風,接受氣切手術,近日情況漸好,已經可以說話與進食。(圖中人物非事件本身)

恢復狀況佳 氣切也可說話進食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呼吸照護病房主治醫師惠群表示,1位86歲阿嬤3年前中風,接受氣切手術,後來因肺炎呼吸衰竭,開始長期依賴呼吸器,無法脫離,轉到呼吸照護病房,但近日情況漸好,已經可以說話與進食。

醫師惠群指出,長期依賴呼吸器的病人,需要1個與呼吸器相連通的管路,通常一開始會以氣管內管方式,但氣管內管須經過喉嚨,容易傷害聲帶,每天更換臉上固定的膠帶,也會造成慢性破皮傷口,所以會視病人情況建議氣切。

避傷聲帶併發症 氣切不代表無望

氣切是常見手術,在頸部氣管軟骨間開1個小洞,做為氣體進出的通道。若病人在急性加護病房中,氣切可幫助更快脫離呼吸器,但對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無法有效率咳出痰液的病人,或需要長期依賴呼吸器的病人,氣切可讓病人接受呼吸治療時更舒適,更有效的清除痰液,避免併發症。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