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位67岁的洪姓男子,一日如往常至路口搭车上班时,发现对街的银行标志,招牌红色边框,椭圆弧线竟变直线,到办公室回电子邮件,讵料,眼前竟发生闪电般的闪烁强光,萤幕上的字体想看也看不清楚,顿时心中感到不妙,随即就医检查,确诊罹患「老年性黄斑部病变」。
新竹马偕医院眼科主任蔡裕棋医师表示,这名洪姓年长男子之后听从建议治疗,在接受3针新生血管抑制剂后,视力从0.8回到1.0,银行的标志也回复弧线,目前仅需持续追踪。
黄斑部病变 年龄是致病主因
不过,像洪先生这么有警觉的例子毕竟是少数,因为门诊中发现,许多民众往往认为视力差就是白内障等疾病,却不知黄斑部病变恶化速度相当快,稍有轻忽就可能有失明的风险。
事实上,黄斑部病变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更是导致中老年人永久性视力损害的首要原因。临床发现,「年龄」是其重要的致病因子,台湾65岁以上每10人就有1人罹患,随人口老年化,估计2050年患者数将成长3倍,若民众无此疾病认知,恐对未来老年社会及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蔡裕棋医师强调,眼科门诊中,除了青光眼、白内障外,老年性黄斑部病变是常见病灶。由于身体器官的老化,有视力障碍的老年人中,每4人中,就有1人可能患有黄斑部病变,若2年内未积极治疗,9成患者的视力可能恶化至 0.1 以下,达到法定失明标准,不容轻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