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冬季,冷风来袭,年长者只要稍有不慎,一不小心「小中风」便发生在自己身上!根据卫生署「国民健康访问调查」发现,45-65岁的受访者有近3%曾发生过小中风,65岁以上则有9.12%。但却只有5成的民众会因为短暂性手脚麻痹、无力或说话不清等小中风症状去做检查。其实,银发族们应谨记日常保健4要点,就能远离小中风的威胁。
多数民众都知道中风的严重性,但由于对「小中风」的警觉性很低,不清楚小中风后出现中风的机率是轻微中风的3-4倍。小中风正确地说就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作时没有先兆,发作时间短暂。主要症状为,一侧的肢体麻木、乏力,酿成行走不便利,加上口齿不清、视物不清、走路摇晃呕吐、眩晕,甚至突然晕倒。
书田诊所脑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黄婷毓指出,中风跟小中风最大的区别是神经缺损症状持续时间,24小时以下算是小中风,一旦超过24小时,就叫中风。尤其天气寒冷的时候,更容易发作,长辈们不可不慎!
4要点预防小中风
花莲慈济医学中心神经科病房护理师李依甄提到,日常保健可从4点着手预防小中风。
定期健康检查:中央健保局提供40-64岁成人每3年1次、65岁以上1年1次的免费健康检查,可以多加利用,尤其如果发现高血压应早期治疗,并养成定期检查血压的习惯。
健康的饮食型态:减少油脂、盐分摄取,均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并维持正常体重。
适度的运动:依个人兴趣、环境因素等养成运动的习惯。适度的缓和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进一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改善血液循环。
避免诱因:如剧烈运动或劳动、饮酒、抽烟、失眠、精神激动、兴奋、发怒、便秘造成大便用力等应尽避免。沐浴时,水温不要太冷或太热(约摄氏36-40度),老年人勿贸然尝试三温暖或温泉浴,因为在热水中泡一段时间后,全身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此时如果突然起身,易造成站立性低血压导致晕倒,而且在一冷一热间,对于血管的刺激是很大的。
预防小中风饮食指南
★ 根据美国1999年发表两项大规模的长期研究显示,每天吃一份蔬果,能使妇女中风机率减少7%,男性中风机率减少4%,
★ 平日应注意摄取富含钾、叶酸、抗氧化物和钙的食物,及含丰富可溶性纤维的燕麦和豆类等。 钙能减少妇女的中风机率。
★ 味噌、豆腐和豆奶等黄豆制品能降低体内坏胆固醇,提高好胆固醇的含量。
★ 每周应食用2-4份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如鲑鱼、鲔鱼和鲭鱼等。
★ 平日服用含叶酸和维他命B6、B12的综合维他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