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出状元、每一行也可能因职业的特殊性造成的疾病问题,国内目前的「职业疾病认定参考指引」,已列出108种在职场可能致病的暴露因子,职业医学科医师指出,包括近年来热门的过劳死,已经被列入职业病之一;此外,因为职场压力或职业灾害后产生的心理问题,逐渐受到重视,部分个案经医师综合评估,同意视为是一种职业病。
台大医院环境及职业医学部主任郭育良表示,职业病有两大考量:第一是确诊患者罹患疾病、第二则是找出疾病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因此职业病的认定,是由医师综合评估工作现场的状况、制程、环境、暴露情形、临床病史、罹病原因,进而认定是否为职业病。
郭育良医师指出,临床上约五分之一的患者,虽有身体不适的感觉,但其实与工作无关,并非改变工作就能缓解,这类患者需要透过医疗进一步找病因;其他患者多半是因工作上的大量暴露导致疾患。
过去常见的职业病包括尘肺症、矽肺症,现在有一半都是骨骼肌肉疾病,包括椎间盘突出、腕隧道症候群等;此外,因过度加班引发脑中风、心脏性猝死等心血管疾病,这类过劳死也成为职业病的大宗。
郭育良医师指出,以往职业病主要来自是毒性物质的暴露,或是某一特定动作的过度重覆,临床上逐渐注意到心理问题也是职业病的一环,比如产生职业灾害后产生的创伤后压力症候群,或是职场的压力过大或职场发生严重事件,导致员工产生忧郁症等心理问题,也逐渐有些个案经评估后,会被认定与职业相关。
郭育良医师表示,职业病的诊断不是要增加劳资纠纷,而是帮助职场提升工作安全、避免劳工折损,当已知某些工作暴露情形会引起职业病,必须适当调整暴露量来预防疾患;当心理问题也成为一种职业病,职场也可透过提供专业谘询与辅导,让员工心理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