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爆發狂犬病疫情迄今,民眾從恐慌到在政府宣導下,對「二不一要(不棄養寵物、不接觸野生動物及主動為家寵施打疫苗)」耳熟能詳。在928世界狂犬病日來臨前,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的專家更帶來狂犬病新知,告訴大家狂犬病不可怕的關鍵,正在於120年前「微生物學之父」路易‧巴斯德發明的狂犬病疫苗。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台大感染科醫師李秉穎提到,在還沒有狂犬病疫苗之前,病毒在4000年前就可能存在,從巴比倫、印度、埃及等都有類似狂犬病的繪畫或歷史紀錄,由於狂犬病毒的致命性,患者感染後有近百分之百的死亡率。但在微生物學之父路易‧巴斯德於120年前,成功發明疫苗後改觀。而「928世界狂犬病日」正是以巴斯德的忌日訂定,標榜巴斯德為全球人民的貢獻。
微生物學之父路易‧巴斯德 卻是個巫醫!?
台大小兒科主治醫師呂俊毅也表示,巴斯德可說是微生物學的奠基者,後人尊為微生物學之父。當年成功以「鵝頸瓶」實驗─將肉汁放入密封的瓶子中,結果跟放在桌子上相比,完全沒有腐敗跡象,證明肉汁不會無端腐壞,顛覆傳統認為食物腐敗是「自然發生」的說法。
他也曾將感染霍亂雞隻的部分軀體,植入健康的雞上,果不其然也跟著染病了,屢次實驗證實微生物的存在。最重要的是,巴斯德首創將染上狂犬病的兔子的脊髓放在特殊的瓶子當中風乾減毒,然後取其來注射健康的狗,發現部分的狗不但不會發病,甚至就算在被瘋狗咬也不會染病,吸引了社會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