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训练大象出现鞭打等画面,被泰国英国旅游作家Mark Shand撰文批露,10年前曾经被市政府指派前往泰国清迈,参观当地「大象村」受训情况的动物园秘书张志华表示,不管在台湾或是国外,虐待动物是不容许的野蛮行为。(youtu.be影音/北市动物园提供)
张志华秘书指出,印象深刻的是当地大象训练都是一对一,由象夫带领,虽然有时候会有鞭打动作,或是朝大象咆哮,但是对当地人来说,似乎这是属于一种训练,不是虐待动物。因为在泰国人心中,大象一直就是荣誉、尊贵与力量的象征。
可是近年,大象已不再是战场上的「活坦克」,亦没木材可搬,渐成失业大军,甚至沦落街头成了行乞象。幸在泰国清迈有「大象村」,几百年来一直传承着驯象技艺,大象渐被转型为表演象赚游客钱,总算得两餐温饱。
台湾对于大象一直保有浓厚的感情,主要是从7年前离开人世的大象「林旺」爷爷对社会出贡献之后,即开始建立浓厚情感,尽管林旺爷爷曾经和马兰这对「老少配」因性事不调、时有勃溪,林旺在发情期脾气相当暴躁,但是管理员都会想办法先隔离,让它情绪逐渐安定下来,而非使用暴力驯服。
张志华秘书表示,目前台北市立动物园内有2只亚洲象与2只非洲象,都是母象,分别叫「友信」、「友凯」以及「美惠」、「马黛」,在4位专门管理员负责照料下,个性都很安稳,每天早上7点许,管理员会高声呼喊它们的名字,大象就会走出栅栏,用长鼻子与管理员亲切接触。这些母象个性都很温驯,除了怀春期情绪较不稳定外,平日多半都很听管理员的指示,
而公象在「狂暴期」则易攻击人,但若出现大象情绪不稳,或疑似有攻击动作时,则以栅栏先隔离,防止意外出现。或是通常管理员会敲打铁桶吸引大象注意,然后轻抚象鼻,表示友善。
动物园用爱护动物来训练,尽量与大象不做身体密集接触,包括坐在象背上或是头上,完全符合人道饲养训练。
张志华秘书强调,大象是一温驯群居动物,攻击性低,特别是对人类易产感情,与野生大象不同,通常大象不容易掉眼泪,往往会因亢奋泪腺发达流泪,但不会因感伤而哭泣。纵然遭虐待被皮开肉绽打到疼痛,最多也只会咆哮、跺重步,掉眼泪状况很少见,而是因为泪液太多而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