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二】
王黃奶奶、80歲女性,護理之家住民。慢性病史單純,只有中風後肢體偏癱,無其他管路置放。她是一個長期住在護理之家,與住民及照護者互動良好的長者。
近期發現,她會自言自語碎念、無故生氣、有幻覺抱怨 (例如:東西被偷吃、衣服不見、有小孩跑來跑去很吵無法睡覺)、無厘頭的對答常常文不對題,她在反應問題後沒有得到期待的回應時,會用哭泣表現情緒不好。因此,她被帶到臨床門診求助,調整情緒控制及安眠藥物,但是效果不佳。後來,照顧者反應奶奶的尿意異味重、急性尿儲留。透過尿液檢查,證實泌尿道感染。經過抗生素治療、短期尿管置放之後,情緒恢復正常、睡眠品質改善,也不再有幻覺抱怨。
長者感染5大警訊:發燒、低體溫、低血壓、高血糖、急性瞻望
黃千芳主治醫師表示,美國感染症學會與長期照護學會共同發表的長者感染警訊的臨床照護指引。建議:發燒、低體溫、低血壓、高血糖、急性瞻望五大指標,做為長者感染警訊的參考。
提供下列問題,可以簡單排除干擾因素:
1.最近有藥物改變嗎?包含:影響體溫的藥物、血壓藥物、血糖藥物、安眠藥物、失智症藥物調整都可能影響臨床觀察。
2.測量的工具有問題嗎?包含:溫度計、血壓計是否定期保養,是否有正確測量。
3.最近有急性中風、失智症病況改變、慢性心臟疾病變化,或者血糖規則追蹤控制嗎?以上問題,照顧者不易判斷。建議及早就醫,提供日常照護及觀察狀況,讓專業的醫師診治,以免延誤病況。
在COVID-19疫情壟罩下,最好的防護措施仍然是戴口罩、勤洗手。進出醫院及長期照護機構,應遵守門禁原則、探病預約規定。讓我們多關心身邊的長輩,及早發現感染警訊,及早就醫治療。共同守護長者的健康!